第十七章:提前一年的后果17(2 / 2)

而有关于这些化工知识甚至到大学专业也未必能够学习的到,甚至还得看专业对不对口才行。

当然由于兵工厂里并没有大量的铅让洪秀来制造铅室,之所以要用铅来制造流酸的反应室,主要还是铁会被流酸腐蚀,而玻璃在进行加热之后又会显得很脆弱。

不过还好的是洪秀想到了利用陶瓷缸来代替铅室制造硫酸。

毕竟在东方的大地上,别的不多,但是陶瓷要多少,那是有多少的,几千年的烧陶工艺早就了熟于心了。

而这种代替的方法其实也不是洪秀想到的,其实在抗战历史上就已经被八路的军工蔀想出来了。

由于在抗战初期,八路军填装手榴弹、地雷的炸药,都是民间生产的黑火药,爆炸威力明显不足,偶尔能从战场上缴获一些无烟火药又非常有限。

于是上面指示要尽一切可能发展工兵炸药,制造无烟火药,然后八路军的军工蔀在一九四零年三月份就要求广泛招收人才,研制生产火药、炸药,要做到弹药自给。

硫酸的制造工艺并不复杂,但由于硫酸的强腐蚀性,整个生产过程必须在能够防止强酸腐蚀的铅室中进行,而铅室需要大量的铅板来建造,可晋察冀根据地里连一块铅板都很难找到,很多人甚至是通过铅笔才知道什么是铅。好在边区的军工技术人员很快找到了铅板的替代品,那就是老百姓用来盛水和储存粮食的陶瓷大缸。陶瓷大缸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完全可以代替铅板。

随后,在抗战的历史中,八路工业蔀研究室的技师张方、韦彬、季刚等人就地取材,土洋结合,运用铅室法制造硫酸的原理,把同样大小的陶瓷缸两个一组,口对口垒成塔形,再把几个塔用陶瓷导管连接起来组成缸室,经过多次实验,用于制作硫酸的“缸塔法”成套设备就这样诞生了。

接着在一九四零年七月,半碗类似于硫酸的液体试制成功,试制出来的液体正是硫酸。但是浓度太低,并不宜用于工业生产。此后,技术人员总结前期试验生产的经验,一边试制一边改进,不仅重建了缸塔,而且采用了玻璃炉式的保温措施,提高了缸塔温度。经过昼夜试验,于当年十一月,成功试制了四十公斤浓度为百分之八十的硫酸。制酸试验取得成功,硫酸产量日益上升,不久便实现了日产几百斤甚至上千斤。

制酸试验的成功,不仅是太行抗战根据地军工、化工上的重大突破,也使得太行山根据地的火药生产由原来的黑色炸药转向现代化的烈性炸药,并逐步由枪弹发射药延伸至炮弹发射药,结束了八路军只能生产黑火药的历。

但是在原来的历史中,等到硫酸能够大规模的制造的时候已经是十一二月份了,而后在将硫酸转化为肖酸以及制造成为炸药的时候已经来到了一九四一年了。

然而在抗战历史中,八路所发动的最为庞大的主动攻击的战役,百团大战则是发生在四零年的八月份到四一年的一月份结束。

所以说在这场规模庞大,交战双方人数加在一起超过百万人的战役中,八路所使用的武器弹药还是大规模的缴获敌人的弹药。

所以在缺少弹药的情况之下,就注定了这场百团大战就算取得了预定的效果,但是缺少弹药的八路其伤亡依然会很大。

因此如果洪秀能赶在百团大战之前,进行大规模的弹药生产,那么肯定会让百团大战轻松不少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