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罗万化1023(1 / 2)
罗万化犹豫了。
要说不去吧?李贽的押题大神,可不是吹出来的,他基本每次科举都能压中,少则一两道,最牛逼的时候全中!
就连罗万化这种高考学霸,也不敢说自己不用听李贽的。
因为科举这件事,运气成分比实力更重要。
为毛这么说呢?
因为大明朝的科举判卷,有独特的制度。
在明朝,是没有抄袭这一说的。也就是说,前科状元的文章,如果你能一字不落下来,写在卷子上,只要文章对题,这成绩就是有效的!考官必须要录取你!
所以,每一科考完之后,市面的商家都会印刷出本科的《程文》。程文,就是制艺大师、状元们的范文。
每一个科举应考的学子,都会背诵几百篇制艺大师、状元的程文。
如果本次科举题目,恰好是你背诵过的程文,那么恭喜你,你只需要一字不落,将背诵下来的程文写上去,就一切OK了!
这一辈子的功名利禄,就算妥妥到手了。
有人会问,我去这不是坑爹么?科举规定,只许在四书范围内出题,那我只要能背诵下来足够多的程文,岂不是考什么都能中状元?
并不是。
因为你背诵不下来那么多程文!
一句话,就是一篇程文。
(大明考官们:只要你能一字不落,都统统背下来,我服!)
所以,才需要李贽这种押题大神!
一旦他押题了,比如说画了5道题,那么你只需要背诵5篇程文,就能妥妥地去考试了。
万一他压中了,那么恭喜你,肯定榜上有名了!
哪怕就是压中了一两道,对提高科举成绩,也是大有好处的。
看着罗万化有些纠结,徐二得意洋洋,继续勾引道:“怎么样?罗会元,你不会连这点面子,都不给吧?我浙江学子可是人人殷切期盼,你罗会元的妙笔生花啊。”
罗万化终于下定决心。
一方面固然是李贽的名气太大了,对他备考很重要,另一方面,他也确实不敢背上这“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的名声。
在这个时代,同乡、同窗、同年是一个强大的人脉网络。比如浙江会馆,就只有浙江学子能免费进来,享受各种资源。
如果罗万化死梗着脖子不去,不参加浙江学子们的互动,那么不需要徐二挑拨,浙江学子们就会疏远他,还会给他按一个“目中无人”的名声。
一旦这个名声在外,这人一辈子就毁了。
归根结底,朝廷或者政坛,是一个讲人脉的地方。
你就算科举能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到了江湖险恶的朝廷中,没有同乡同年同窗的照顾,你一身是铁,能打几个钉? 比如严嵩之所以能成为首辅,就跟前任首辅、江西同乡夏言的大力提携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