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心远地自偏21(2 / 2)

终于,在一片人迹罕至的山谷中,韩峰找到了那个他梦寐以求的清静之地。那里,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林木环绕,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他打算在这里搜寻一下,看看有没有山洞,在今后的日子里或打坐冥想修炼,或研读古籍,或漫步于山林之间,与自然对话,与天地共鸣。

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修为必然会日益精进,自己的心灵也会变得更加清澈与宽广。同时韩峰认为,修行不仅仅是提升个人的力量与智慧,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今后在这秦岭的怀抱中,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他突然想起当年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的诗意大概是: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境超脱,不受世俗喧嚣的侵扰。这种“大隐隐于市”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诗人强调了“心远”的重要性。只要内心远离世俗的纷扰,就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场景。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头望见远处的南山,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让人心生向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时分,山中的气息与景色都达到了最佳状态,飞鸟结伴而归。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展现了田园风光的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和向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认为在这田园生活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想要用言语来表达时却感到难以言尽。这种“忘言”的状态正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和无限感慨。

就在韩峰看着自己脚下的大地,脑子里想着陶渊明的诗,作出今后打算的时候,突然自己身边出现了三个黑衣人……

喜欢医武双修在都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