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2 / 2)

  比如《山海经.山经》中将煤成为“石涅”,在汉朝时曾有人将煤制成了煤饼当做燃料,只是这种燃料并没有能够大范围推广开来。

  至于为什么没有能够推广开来, 贺兰定有两个猜想:

  一是, 古代的植被覆盖率很高, 出门就能砍到柴火做燃料。且这种燃料还是可再生的, 也不用花钱, 砍完了继续长,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把绿地森林变成黄土高原。

  二是,古代的交通不发达。并不是所有地区都有煤矿, 想要全国范围内推广以煤作主要燃料, 那必须得先建成较为发达的交通体系, 将煤从矿场运出去。

  两种因素叠加之下,普通老百姓们还是会选择自己砍柴自己烧,而官方也没有那样多的人、物力去建成交通网络——倒也不是不行,将建造佛寺、开凿石窟的人手和资金抽走去修路, 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指日可待啊!

  可是, 煤对草原老百姓而言却是一种非常适合的燃料。草原没有柴木可砍伐, 只能以混有植物纤维的牛粪作为燃料。

  一旦煤进入草原,多余下来的牛粪则可以作为肥料来提升地力,土壤肥沃又会带来粮食的丰收,这将会是一个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将煤作为燃料, 窑炉的温度也会更高, 用来锻造武器可以去除更多杂质, 锻造出削铁如泥的宝剑不是梦想!

  对了!贺兰定眼前一亮:有了充裕的燃料, 自己说不得还能搞出蒸汽发动机呢!直接跳过以水力、风力为动力的中间过渡阶段,跑步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

  正思维发散着,外头传来动静,却是阿史那熊塔过来了。

  “去东北的商队已经组建好了,哪天出发?”阿史那熊塔请示贺兰定。

  去东北行商,其目的是去大鲜卑山探路。按照郑枢圈画出的地方,在大鲜卑山的北麓和南麓都有一座露天煤矿。只要把地表的杂物清理掉,不需要打井深挖,直接开采地表的煤矿就可以了。

  贺兰定将煤矿地图交给阿史那熊塔,叮嘱道,“行商是次要,主要是找到这两处煤矿,注意不要和当地势力起冲突。”

  大鲜卑山那边资源丰富,除了有许多少数民族生活在其中,高句丽亦对其虎视眈眈。贺兰定的计划是低调行事、悄悄滴发财。

  “明白!”阿史那熊塔知道自己此行身负重任,关系到怀朔未来的发展。

  待去东北的商队出发,贺兰定琢磨着要不要提前把窑炉建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锅子都洗干净支好了,就等“煤”下锅了。

  正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大将军府来人传唤。

  贺兰定猛一拍脑袋,终于想起自己好似忘了什么事情——出门小半年,回家也没去见见阿翁和舅舅,显得很没良心啊!

  带上从雍州买的当地特产,贺兰定来到大将军,却没能见着阿翁和舅舅。一问才知道,阿翁去练兵了,舅舅去督促水利了。

  闻言,贺兰定吃惊,心道,大家伙干劲很足啊!就连阿翁都燃起来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