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耶律齐和耶律燕就是乌鸦和燕子88(1 / 2)
当初杨过和耶律齐初次相逢,指点完颜萍三招,第三招就是直指耶律齐想维持其伪君子面目的弱点,意思我让你装B。
为什么说耶律齐日后一定会跳反归蒙呢?这是因为金庸在新修版里,把暗线已经铺设的太明显了。
首先原版里,耶律齐的兄长名字叫耶律晋,历史上对耶律晋少有记载,作为一个虚拟人物,金庸本来可以任意发挥,但是在新修版里,金庸把耶律晋修改为耶律铸。这就不一样了。
因为耶律铸身为蒙古五大丞相之一,死后赠推忠保德宣力佐治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懿宁王,谥文忠,是历史名人,其生平在历史记载中很详尽。
而金庸对于其作品所涉及的史实方面是非常有考据的,对于涉及到的史实人物,作品中时常有注释。
金庸曾在和《神雕侠侣》同期创造的《雪山飞狐》后记中提到:
【在小说中加插一些历史背境,当然不必一切细节都完全符合史实,只要重大事件不违背就是了。至于没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小说作者自然更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法来加以发挥。
但旧小说《吴三桂演义》和《铁冠图》叙述李自成故事,和众所公认的事实距离太远,以《铁冠图》中描写费宫娥所刺杀的闯军大将竟是李岩,未免自由得过了分。】
这段话也表明了他对历史考据的认真态度,即小说要建立在与基本史实不冲突的情况,加以发挥。
例证可看《神雕侠侣》第28回洞房花烛这一章节后,金庸关于全真教部分人物的史实考据:
【注:一、据史籍记载,宋道安继丘处机为全真教掌教,尹志平为副,其后相继各任掌教依次为李志常、张志敬、王志坦、祁志诚等。至于甄志丙与赵志敬则为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史上并无其人。
二、据道藏《七真年谱》及历史著作《丘处机年谱》等记载,丘处机于公元一二二七年七月与成吉思汗同年同月去世。王处一去世在他之前。
全真七子与金朝及蒙古的关系,事实上与《射雕》、《神雕》小说中所述并不全同,郭靖携杨过上终南山时已届中年,事实上丘处机已去世。武侠小说并非历史小说,所述故事,不能全符史实。有不符者,读者谅之。
所以别再说什么小说是小说,史实是史实的话,以上我随意截取的金书片段,已经说明金庸在写书时,是会考据历史的,和史实有出入的部分,还会特别说明。
金庸本人对历史是有兴趣和研究的,他曾经在退休后,想写历史小说,最终因为身体原因放弃了。
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耶律铸作为元史中的重要人物,在忽必烈当政期间,官至中书左丞相,在1259年襄阳城破二十几年后的1285年才逝世。
但是在《神雕侠侣》里,第29回劫难重重中却写道:
【耶律齐之父耶律楚材是契丹皇族,为报女真金国灭辽之仇,在成吉思汗、窝阔台二汗手下位居宰相,因忠正立朝,忤了皇后意旨,遭到罢斥,其子耶律铸为朝廷所杀。耶律齐保护母亲、妹子,逃到南朝,做了个南下难民,与大宋寻常百姓无异。】
按时间推算,当时的时间大概在1243年左右。
所以金庸为什么在新修版要将一个完全可以作为虚拟人物写的耶律晋,改为史实上的耶律铸,并且书中情节与史实记载完全相悖呢?
答案只有一个,因为金庸就是按照他在后记中提到的原则,根据史实,在小说中做了适当的发挥。按照书中他所预埋暗线的情节,真的耶律铸的确被杀了,后来顶替他投奔忽必烈,做了蒙古丞相的是他的弟弟耶律齐。
首先我们看下史书中关于耶律铸的记载:
“他自幼聪敏,秉承家学,崇尚儒学,善于赋诗属文,更擅长骑射。但在宗教信仰方面,他不似乃父笃信佛教,而是周旋于释道之间,甚至慕道者。好求仙,信扶乩,自号“独醉道者”,“独醉痴仙”。著有《双溪醉隐集》”
正好与书中对耶律齐的描写对应上。耶律楚材信佛,但是耶律齐是全真弟子,所以他信道教,并且文武双全。
耶律铸后来能得到忽必烈的重用,说明他的能力非常强,而书中出现的耶律齐的兄长耶律铸,在金庸的笔下却很平庸,甚至显得有些愚蠢,被年少的杨过几句花言巧语就耍的团团转,根本不具备日后得到忽必烈青睐,并委以重任的素质。
杨过初遇耶律铸,耶律铸正在南下去做汴梁经略使的路上,遇上了躲避李莫愁追杀的杨过和陆无双。
简单截取几段金庸关于耶律铸的描写,就可以看出此人性粗野,就是一个蠢才,官溜子。
【这人约莫三十来岁,正是日间所见的那锦袍官员,神情举止,气派甚大,看来官职不小。】
【杨过哈哈大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官员道:“下官耶律铸,请问英雄高姓大名?”杨过道:“我叫杨过。你在蒙古做什么官?”……】
【耶律铸道:“下官生平最仰慕的是英雄好汉,只可惜从来没见过真正有本领之人,今日得能结识高贤,实慰平生之望。杨英雄有何吩咐,下官乐于照办。”
这几句话既自高身分,又将对方大大的捧了一下。
杨过从来没跟官府打过交道,不知居官之人最大的学问就是奉承上司,越精通做官之道的,谄谀之中越不露痕迹。
耶律铸原是辽国人,本来粗野诚朴,辽亡后在蒙古朝里做官,渐渐也沾染了中国官场的习气。】
【耶律铸踱到杨过室中,向他请教武学,高帽一顶顶的送来,将杨过奉承得通体舒泰。】
而且书中耶律铸的年龄也与史实不符。书中耶律铸此时三十来岁,杨过十八岁。
但是历史记载耶律铸生于1221年,只应该比杨过大三四岁。
而原版耶律齐出场年龄是二十五六岁,新修版改小了几岁,改成二十三四岁,耶律燕和杨过年龄差不多:
【这两人一男一女,男的二十三、四岁,女的年纪与杨过相仿。】
书中对的耶律齐与史书中记载的耶律铸年龄相近。
另外史实中,“蒙哥继位后,耶律铸卷入失烈门谋反事件,险遭处决,幸被忽必烈拯救才免于一死。”
这也就是金庸借助史实发挥之处,按他的书中描写,耶律铸应该是的确因谋反事件被杀了,可是后来耶律齐以耶律铸的身份归于忽必烈,正好与史实对上。
另外关于耶律楚材被毒杀的说法,霍都告诉忽必烈时提到毒杀,不过在十六年后丐帮大会上,假扮何师我时,又出言否认:
【耶律齐恨恨的道:“先君楚材公为蒙古皇后下毒害死,先兄耶律铸也蒙冤遭害,小可护送家母妹子,逃来南朝,做个难民百姓。小可与蒙古暴君,实有不共戴天之仇。”
那乞丐道:“话虽如此说,但令尊之死,甚为暧昧,下毒云云,只是风传,未闻有何确证。令兄犯法获罪,乃所应得,此仇不报也罢,倒是本帮大仇未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