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史实较多)60(2 / 2)
八岁继位,朝堂上多的是能臣。他有足够的机会与时间去学做君王。
他偏心的宦官并没有伪装成忠臣。
于谦被冤枉入狱案、张辅家的佃户被害案,王振与喜宁的作奸犯科的行为无人不知,并且是皇帝最终亲自下的判决命令。
朱祁镇知情却屡屡徇私偏袒,就是他给了宦官们权力。
王振在出征后的种种行为,直接反映出朱祁镇的决策方向。
这样做究竟是什么心理?
自信爆棚,认为亲征就能让敌军消失?
让众臣瞧一瞧皇帝多厉害,打脸这些不让他出征的大臣,让众人臣服吗?
或是骑虎难下,不打不甘心。既然出了京城,不管前方怎么困难都要打吗?
无论如何,大军继续前进。
八月初一,从京城出发半个月后,大军抵达了大同。
八月初二,有个本该死了的人出现了。
前几天,宋瑛与朱冕战死阳和口,那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大同镇守太监郭敬,躲在草丛中活了下来。
他与王振交好,匆忙前来汇报战况。说的都是大实话,绝对不能再往西北走了,真会死人的。
眼前无路想回头。
直到此刻,王振终于慌了,想要往回退。
从不论死活地往前冲,变为往回撤退,只是在短短一天之间。
朱祁镇做的军事决策就像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御驾亲征如此,退兵撤退亦是如此。
撤退也好。
新的问题又来了,决定走哪一条路线非常重要。
郭登联络上曹鼐、张益,建议从走紫荆关撤退。
郭登,明代开国功臣郭英曾孙,也有说是孙子。
不同的史料对其辈分的记录有冲突,但对他的实战功绩记述很清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去世的那年,郭登被授予勋卫,正式入朝。
正统七年(1442年),他开始跟随时任兵部尚书王骥出征西南,参与到了麓川之役中。正统九年,又出征云南。
此次,郭登作为都督佥事参将,辅助刘安镇守大同。他对这片区域的了解颇深,给出的建议却被否决。
史料记载,朱祁镇选择走蔚州,因为“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
王振的老家在蔚州。
眼下,二十多万大军无功而返,只为平安返回京城。他提出的撤退线路选择理由,竟然是想邀请皇帝去自己老家府邸转一圈。】
啥玩意?!
“荒谬至极!”
“绝无可能!”
朱元璋与朱棣情绪紧绷地盯着水镜,不知不觉就从桌案边走向了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