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四十章83(1 / 2)

  此时是公元前750年。西周已经在公元前771年灭亡,此时进入了东周春秋。

  整个春秋时期气温偏暖,与其后的战国时期气温温凉形成对比。

  两个时期对比来看,春秋相对平和,战国则是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

  说到这里,各位观众可能看出了奇妙的现象。

  ——朝代兴亡与气候暖冷变化居然同步了!

  王朝上升的和平时期——气候温暖。

  王朝衰败的战乱不休期——气温下降转冷。

  从夏朝兴起到战国兵乱,莫不如是。

  以往研究历史,对于王朝兴衰的分析多集中在战乱、经济、君王能力等因素上,对于气候因素的关注度不高。

  直至九十年代,科技发展对于古代气候的考古越来越深入,能从更长的时空维度看到气候变化的威力。

  地球上仿佛存在一只看不见手,动则以千百年,将文明推向兴盛,又将文明拽入衰亡。冷期暖期的跨度之长,足以将一个王朝摆布于股掌之间。

  这是巧合吗?

  那就继续拉长镜头去看,而首先要得到一份中华五千年的气候数据。

  这里就要提到著名的竺可桢曲线。

  早在1972年,竺可桢先生通过历代文献,提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总结了五千多年的中国气温变化曲线图。

  八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的考古物证不断完善气候曲线模型。

  然后,另一些学者再将王朝兴衰的曲线绘制出来,将它与气候曲线进行比对。发现两者几乎重叠,从而验证了“冷抑暖扬“的大致历史发展规律。

  此处需要着重说明:警惕!不要掉入气候决定论的陷阱中。

  气候冷暖脉动,只是王朝兴衰的影响因素之一。

  两条曲线对照时也出现了无法重叠的部分,那就是人为因素占比重,人力对历史发展影响强的体现。

  对于为什么会有此规律,两句朴实的俗语可以解释说明,即“民以食为天”与“看天吃饭”。

  中国古代文明主要起源于中东部地域,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

  暖期,季风雨带北进,且维持时间较长。北方降雨增加,而南边降雨减少。

  如此一来,北方湿润天气更利于当地粮食种植,南方的洪涝灾害减少亦是利于当地农业发展。

  气温下降进入冷期,情况就反着来了。

  季风雨带南移,且维持时间较短。北干南涝出现,不利于全境的农业生产。

  随之,粮食大面积歉收出现。很多人吃不饱,是一切动乱的根源。

  如果天公不作美的时间较短,还能通过政府调控比如开仓放粮去救灾。

  然而,气候脉动进入冷期后,持续时间以百年为打底计数。

  即便其中有短暂回暖,整体趋势也是呈气温下降。这就导致人们长期在吃不饱的状态,而发生了动乱。

  提及动乱,必要提北方游牧南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