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红笔9(1 / 2)
借着想搬家换房子的理由,秦声顺藤摸瓜在老太太们口中套出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她们有的在这小区住了二十多年了,当年那个案子轰动一时,她们就是这个小区的居民,自然非常清楚,知道的比报纸上报导出来的多很多。
话题一聊起来就停不住,一直到傍晚时分,老太太们都要回家吃饭了,有的甚至邀请秦声上家里吃饭,被秦声婉拒。
她想问的基本已经问到,没必要去人家里蹭顿饭,她还准备去一趟第三炼钢厂。刚才和老太太们聊天得知,20年前连环杀人案的凶手辛某的父亲曾经是第三炼钢厂的高级工人。
“当年在厂里干活儿的都是早晚班轮班制,我记得他们家就父子两个人,小辛他爱人没得早,他一人带着孩子,结果厂子里上班哪有固定时间的,他很少按时回家,可能就对孩子疏于管教吧……”
“他们家小孩我看着长大的,明明看上去是个本本分分的好孩子,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干出这种事啊!”
“要我说本本分分可能就是假象,那孩子就是不爱说话,看上去老实,心里边心思藏得深啊!这种人最可怕了,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不显山不露水的,结果一肚子歪心眼!”
“不会吧……我觉得那孩子挺好的,还帮我家搬过东西来着……”
“那是你没看见他看陈老师的眼神!我看他就是从小没妈,缺母爱,恋母,喜欢比他大很多的女人!这不陈老师就被他给……造孽真是!”
“对了,那孩子他妈没的时候好像就是30几岁的年纪,正好跟可怜的陈老师遇害时差不多……”
20年前那起案子,最后一个死者姓陈,当年遇害时34岁,比凶手辛某整整大15岁。
老太太们八卦说得话秦声当然不会全信,但这些八卦也不是全无价值,至少能反馈出当年的某些情况。比如辛某是个不怎么说话的少年,在有些邻居眼里是个老实孩子,但另一些邻居眼里他性格阴暗。再比如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邻居间传他看死者的眼神不对,觉得他因为幼年丧母缺少母爱导致心里畸形才会走到犯罪的道路上。
几名死者都是30至40岁的女性,和辛某母亲死亡时年龄相仿,他会对死者们产生特殊的心理确实符合逻辑。
当年警方在办案的时候,一定也综合考虑了这些情况……可是这不足以成为定罪的证据链,目前秦声已知的最有力的证据还是幸存者的指认。
第三炼钢厂离欣悦园东里小区不远,只有两站公交的距离。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过去的大型工厂经过拆分重组和资本注资,很多厂子解体合并,第三炼钢厂现在已经属于滨城钢铁集团,也是滨城如今唯一的炼钢厂。
秦声之所以想去炼钢厂看看,是因为下午和老太太们聊天的时候,有人透露了一句,当年辛某父亲喊冤的时候,他当时的厂长曾经全力支持过,并且帮辛某做过不在场证明。
秦声十分在意,如果说有证人能证明辛某案发时不在场,那为什么他还会被定罪判决死刑?
当年的厂长不知道是不是已经退休,秦声只能去碰碰运气,如果能找到人当面问问,或许会知道更多有用的信息。
炼钢厂所在的位置比较偏僻,下了公交之后还要穿过一条废弃铁道,两边路灯昏暗,这地方晚上普通人多半儿是不敢来。秦声有自保的能力和信心,夏天天黑得又晚,她一个人沿着铁道往里走。
一辆车身稍显破旧的suv停在路边,车里坐着一个人,远远看着秦声纤细的身影消失在铁道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