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攻城为下28(1 / 2)
当阿史那烈亲眼看见中原人的营寨时,他的心情已经沉到了谷底。
因为他发现这帮南朝人是按照修建城池的规模去修建那座营寨的——那座营寨虽然是土木结构,但却有着非常高的围墙和深深的壕沟,陷马坑、鹿角更是修了里三层外三层。
但阿史那烈是铁了心要逼南朝皇帝和他决战,所以即便那座城池般的营寨极难攻打,他也必须要发动进攻。
好在这一次,他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战术目的,所以带了足够的攻城器械。
在展开了攻城部队后,阿史那烈发起了进攻。
负责驻守营寨的是黄珏——他虽然上一次出征不利,但是封任远看中了他擅长防守,为人稳重的特点让他负责驻守营寨和负责后勤。
驻守营寨的战兵只有两万步卒,其余大量的是征召而来负责运输的民夫。
在这样的条件下,营寨的防守极为艰难。
好在他们依托地利顶过了前三天,第四天皇帝的援军就到了。
其实封任远早就已经掌握了阿史那烈的动向,只是前两天他一直在等张焘的部队会合,所以才一直不动如山。
如今主力已经汇合,是时候决战了。
其实封任远并不想决战,因为他的兵力并不占优势。
他想要继续打运动战、游击战,持续消耗草原的有生力量。
但是有时候时机到了便别无选择,即便不愿决战也必须决战。
阿史那烈也知道了封任远会来与他决战,所以并没有派出大量的骑兵去袭扰夏军后方,而是尽最大可能集中兵力。
双方都很清楚,这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战争,是决定成败的战争。
两支这个世界上装备最精良、人员最精锐、规模最庞大的骑兵部队,在这片草原上相遇了。
旌旗挥舞、鼓声传响……双方都在调动部队,一旦阵形调整完成战斗就会一触即发。
当号角吹响,骑兵开始了慢跑,随后开始了冲锋。
骑兵之间的战斗,没有多兵种配合战斗或是步兵战斗那样复杂,其主要思路就是利用机动性迂回寻找对方的弱点,然后凭借马的力量和速度进行冲击。
戎狄的骑兵数量差不多是大夏骑兵数量的两倍,封任远的兵力处于劣势。
但封任远也有他的优势,那就是他的骑兵以冲击骑兵为主,并且着甲率远高于戎狄。
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铠甲这种东西在古代的地位,但从历史上的封建王朝长期禁止民间私藏甲胄,以及三千玄甲军就能大破突厥数万大军、十三副铠甲就能推翻一个王朝等经典案例我们不难发现,穿了铠甲的人和不穿铠甲的人之间的武力差距,就像是铠甲勇士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那样大。
因为人体本质上就是一个水袋子,一旦这个水袋子破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口子,袋子就会水流如注,最后失水过多而无法继续维持形态。
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无甲格斗就像是在玩触之即死的横版跳跃游戏,令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心惊胆战。
而穿了铠甲之后,人就像是在体表植入了一个外接的“血条”,“血条”减少虽然会部分影响活动,但是却不会人立刻倒地不起,血条被打空人才会迎来死亡。
这就让很多人开始敢于做一些异常凶险的操作——比如骑着马跟着一个发疯的皇帝,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着另一个以同样速度狂奔而来的骑马的人拿长枪对捅。
战场上,中原的骑兵抢了先手,率先发起了冲锋。
封任远以精锐的近卫骑兵为先锋,绕到了戎狄骑兵部队的右侧面,以攻击力最强的一个角度对准了戎狄骑兵。
阿史那烈领教过中原人的骑兵冲击战术,他明白这些人马具甲具装骑兵冲锋起来有多可怕。
面对这一股钢铁洪流,草原勇士最擅长的骑射战术将会失去作用,因为拉力不足的骑弓突破不了具甲骑兵的防御,而弓骑兵一旦被冲击骑兵追上就会被冲散,变成一盘散沙。
要想获得胜利只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和中原人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