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青云路(10)204(1 / 2)

  清音不知道的是,在她刚离开不久,严县令就对着她的考卷“咦”了一声,看了一会儿,又不动声色的放下了。

  县试一般分五场,也有只考四场的,如她这次在京县科考,就只需考四场即可。

  第二天考的是墨义。墨义是对四书五经中的某个句子,进行注释解答,或是对出下一句,也是对记忆力的考核之一。

  题目也不难,前几题都是出自《论语》、《中庸》,最后一题略微有些难度,引用了《大学》里的一段话,让考生自行注释。

  这就有些难度了,就比如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众所周知的。

  但要自行注解,就代表着一种主观行为,算是考生个人的意见。

  最终考试成绩如何,却是取决于阅卷官的喜恶了。

  所以才说有一定难度。不过中规中矩的不出错也行,最多名次上有计较。若是想要出彩,确要花费一番功夫。

  这也是为何科考之前,考生都要千方百计的先打听考官信息。

  投其所好不一定管用,但若不小心遭了对方的厌恶,却难免冤枉至极。

  清音没想多出彩,这两年她熟读这个世界的历史,也了解外面文人所推崇的各种学说,她就选了其中一种较广为人知的注解,进行论述。

  第二场她也是等人交卷之后,再紧随其后交了卷。

  这次她发现了严县令对她暗中的打量,不过清音并未放在心上,她早调查过对方的官声等各方面,并无甚劣迹。

  天子脚下嘛,谁敢造次。此人倒无妨。

  第三天考的是帖经加墨义,难度自是比前两场都更难上一些,比如这次竟有两道题出自《周易》。

  不得不说,这两道题在此卷中出现略有些超纲。

  不过还是那句话,熟读四书五经,便是不能拿满分,过线是肯定的。

  只看这一次县试参加考试的总人数,和最终取中人数了。

  第四场考的则是经义,经义就是取四书五经中的一段或一句话,作为题目,以此来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可以理解为读后感。

  经义很考验文采,对喜欢引经据典文采斐然的人来说,只要破题不偏离中心思想,这一题绝对是加分项。

  如果写不好,也不用太担心,这第四场考试比前三场的题目要多一些,除了经义以外,还有诗赋和算学题。

  诗赋自不必说,占比最少,但在科举考试中不可或缺。算是基础知识范畴。

  于清音来说并无难度,不过她并不打算秀文采,诗名什么的,她从不需要。

  她觉得这一场考试最有意思,而她从这一场考试中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之前的猜测。

  这一次的算学题,所占的比重竟然达到了三成之多。据她所知,这可是之前许多年都未曾有过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