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爷爷去世和身世之谜(1 / 2)
天快黑时,就回到了村里。
方尘先去张铁匠家里,给张叔留了一只鹿大腿。
张叔肯定不要啊,只是看着小方尘倔强不容置疑的表情,就先留下了,想着腌制好再找个时间给方尘家送过去。
方尘推开院门,回到家。
“爷爷!我回来了!”
木屋中没有回应声。
方尘也没等回应,小跑进杂物屋。
他已经习惯了,爷爷要么睡着了,要么也是无力弱声的回应,微弱到方尘在院中都听不到。
杂物屋内,方尘缓缓的坐到地上,解开麻绳,接着将沉重的粗制箩筐卸下来。
“呼~”
方尘深吸一口气,揉揉已经被压的发紫的肩膀。
歇息了半盏茶功夫。
方尘拿着一个粗制木碗走向院子,从井里打了一碗水。
“咕噜...咕噜...”
喝了几大口解渴后,方尘又装了一碗清水端着走向爷爷木屋。
“爷爷,我进来了。”
方尘照例先敲一下木门,接着轻轻推门进入,走到床边。
就在方尘进入木屋的一瞬间。
一道环绕在爷爷床头的透明状白色光点,以一种肉眼无法看到的速度,冲入方尘身体,消失不见。
“爷爷,你起来坐会儿,我等会儿就煮食去。”
方尘每天傍晚时分,都会扶起爷爷在床头靠一会儿,给爷爷说些外面遇到的趣事。
“爷爷,今天进山,特别幸运,我遇到一头刚刚死掉的斑花鹿。”
方尘放下木碗,伸手去扶爷爷。
但是,躺在床上的爷爷没有任何反应,枯瘦的手也没有向往常一样先伸出来。
甚至都没回应一声。
一种不祥之感瞬间涌上方尘心头!
“爷爷!”
方尘赶忙伸手触摸在爷爷额头。
冰凉没有丁点温度!
“爷爷!”
方尘惊慌失措。
强忍心中即将冲出的那种难受情绪,又将手迟疑缓慢的移到爷爷鼻子处,感受几息后,真的没了呼吸。
方尘愣了一下。
“哇——————”
确认爷爷真的去世了的一瞬间,方尘再没忍住,号啕大哭出来。
方尘用力的晃动爷爷已经冰凉的身躯,眼泪如被破开的泉水眼,止不住的往外流。
“爷爷————快醒醒————”
任凭方尘怎么撕心裂肺的叫唤、摇晃,爷爷都没再动弹一下。
方尘原本以为这一天不会到来。
今天早上爷爷还好好的吃了一大碗肉粥,方尘满是希望的以为爷爷身体正在恢复。
然而,爷爷却在小方尘充满希望的时候离开了他。
方尘泣不成声,心中的痛苦和悲伤将他的灵魂淹没。
方尘脑海里不停闪过曾经和爷爷一起的美好时光。
“小方尘,爷爷抓了一只野兔,晚上煮大肉给你吃......”
“上来试试爷爷新作的木制小摇马......”
“小方尘,爷爷老了,背不动了,下来自己走走好不好......”
......
“小方尘,如果有一天爷爷不在了,你要好好长大,要会自己煮食,自己刨地耕作......”
方尘哭着喊着闹着,把头重重的埋在爷爷干瘪冰凉的胸口。
他想听到爷爷的心跳声,他想爷爷只是睡着了,听到自己的哭声会醒过来。
也许是进山疲惫了一天,也许是哭的太悲痛。
小方尘趴在爷爷的身体上竟然昏睡了过去。
入秋的夜晚一天比一天冷,冷到入了骨里,冰了心肠。
“哎~”
一道女子的叹息声在方尘昏迷后从方尘身体中发出,语气中透着无奈和心疼。
次日清晨。
“方尘!在家吗?”
一道洪亮厚重的声音伴随着院子小门被粗鲁的拍击声,穿过清晨的寒气,传进木屋内。
只见小院门口正站着一位身材魁梧,身穿一件粗犷的皮衫的大汉。
大汉正是方尘口中的张叔。
张叔大概四十几岁,皮肤黝黑,但眼神犀利,透射着光亮。
手中正拎着昨天方尘送他的鹿腿肉,上面零散的覆盖着泛黄的粗盐,应该是张叔连夜腌制过。
昏睡在爷爷冰冷身躯上的方尘听到敲门声,一个激灵,站了起来。
晃晃荡荡、迷迷糊糊的僵硬的走出门。
刚出门的方尘,没走两步,又“轰”的一声,栽倒到寒露未干的地面上。
“方尘,这是昨天的鹿肉,我腌制......”
本站在小院门口的踱步的张叔,见到方尘出来,准备将鹿肉还给方尘。
还没等他说完,就见方尘踉踉跄跄没走几步一头栽倒在地。
“方尘!”
张叔吓了一跳,但是反应迅速,直接翻过小院的篱笆,想要接住方尘。
“砰!”方尘结结实实地砸在地上。
张叔赶紧飞奔过去,将方尘扶起来。
只见方尘双眼红肿,面上满是泪痕,两只粗糙的小手冰凉无色。
“张...叔”
方尘艰难睁开眼,虚弱的喊了一声,又昏迷过去。
张叔心里咯噔一下,伸出铁钳般的双手,抱起方尘走进爷爷所在的木屋。
刚一进屋,张叔就感觉到一股肃阴之气。
张叔心里不妙之感更加强烈。
急步走到方尘爷爷的床边。
“方老爷子?”
张叔尝试的叫喊了一声。
没有回应。
张叔眉头紧皱。
小心将方尘放在床的一边,赶紧伸手感受方尘爷爷的额头温度。
冰凉!
又将手移到鼻子处。
没有呼吸!
方尘爷爷去世了!
“哎~难怪小方尘是这副模样!”
张叔转到方尘这边,眼里满是担忧。
“老爷子还是没能挺过去。”
张叔又抱起昏迷的方尘,走出木屋,将方尘送到旁边另一间小屋内。
“方尘可能已经哭了一夜,眼睛红肿,就让他先睡一会吧。”
张叔感受了一下方尘平稳得呼吸,放下心来,轻轻的退出房间。
在院中,张叔不停的来回走步。
“老爷子后半辈子全都给了方尘,方尘唯一的依靠也是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