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考核(1 / 2)
一行人簇拥着远道归来的李时珍重新返回了医馆。庭院中,学徒们此起彼伏地向太师傅李时珍问好,李时珍也微笑着一一点头回应。
进入医馆正堂后,李时珍于首位落座,庞宪坐于次位,其余人则站在堂中。
“师傅,您怎么比日程提前那么多就回来了?实在有些出乎弟子预料,否则也不会像今日这般仓促迎接。”庞宪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怎么?还打算为老夫设宴接风洗尘不成?”李时珍摇头笑了笑,解释道:“此次去往四川蓬溪,探望建中其实只是顺带之举。为师真正所求,是想着沿路再搜集一些草药标本补齐纲目。此间过程顺利,没花多少功夫就采到了老夫想要的草药,于是也不多停留,直接返程了。”
“那徒儿就提前恭喜师傅巨著落成了!”庞宪面露喜色,拱手道。
“呵呵,行百里路半九十,不必这么早就替为师高兴。”李时珍摇了摇头,忽而叹息道:“这回来的一路上,偶有听到些传闻......据说四川湖广一带,近日恐将不大太平啊!”
庞宪脸色微变,猜测道:“难不成又有白莲贼子蠢蠢欲动?”
白莲教?
在旁倾听的杨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词汇,心中暗自揣摩。
虽然他并非历史专业,但是也有偶尔读史的习惯,因此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
自开国以来,大明朝廷就将白莲教明教等组织打为歪门邪道,严令禁止。然而数百年间,白莲教势力仍是十分猖獗,频频作乱,成为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白莲之乱,又以四川湖广为甚。
就单论蕲州而言,历史上便和白莲教脱不开干系。
元朝末年,白莲教和尚彭莹玉、门徒邹普胜于蕲州起义,扶徐寿辉为帝,国号天完;洪武年间,王玉二“聚众烧香、谋为乱”;永乐年间,僧守座“聚男女,立白莲社,毁形断指,假神煽惑”。
明中叶以后,由于土地兼并、赋役剥削日益苛重,逃户流民的数量大大增加。而这些流民的首选迁徙地就是荆襄一带,更是便利了白莲教势力在湖广地区的繁衍滋生。
“唉,希望只是空穴来风吧。否则不知道又有多少生灵要惨遭涂炭。”李时珍摇头叹息道。
庞宪的神色也变得颇为凝重,点头道:“难怪弟子看近日蕲州城中有不少锦衣缇骑出没,应该是朝中有识之士已然警觉,在做准备了。”
“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管不了太多,罢了罢了......”
李时珍拂了拂胡须,随后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神微动,视线在学徒人群中打转了一会,最终落在了杨意的身上。
见杨意没有什么异常的样子,李时珍略松一口气,然后对着杨意招了招手:“心之,你过来。”
“心之”是李时珍在杨意十五岁时为他取的表字,取自《楚辞》的“用君之心,行君之意。”
杨意虽然对李时珍突然叫他有些意外,不过还是走到李时珍面前,长揖行礼道:“太师傅。”
“这段时间......怎么样?”李时珍沉默片刻后,轻声问道。
虽然李时珍看着杨意,但是庞宪知道李时珍其实是在问自己,连忙回答道:
“这段时间阿意的病情好转了不少,别人对他说话他能反应的过来,《汤头歌诀》也能背得下来了,弟子觉得说不定阿意的脑疾已经开始痊....痊愈了......”
庞宪一开始语气还十分地肯定,但说着说着,却愈发低落——因为庞宪突然想起来,类似的话他已经说过不少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