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田皮59(2 / 2)

对于古中国的小农经济而言,土地是自耕农的立身之本,一般来说是绝对不会主动出售的。

而且,这田契上登记的农田足有二十亩,从市场价上来说,远远不止李老汉刚刚开出的三十两银子!

要么是李老汉年纪大头脑昏了,要么就是其中另有隐情。

果然,李老汉无奈地摇头笑道:“公子仔细看,老夫手中的,其实是田皮。”

“田皮?”

杨意一愣,再仔细看了一遍田契中的内容,这才恍然大悟。

明朝的农户总体上来说分为两种,即自耕农和佃农。

自耕农顾名思义,手中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田地。而佃农并不拥有田地,需要租借地主之田来耕作。

而这佃农中,其实也分为三六九等。

最低等的,就是严格附属于主人家,地位卑贱,几近于奴隶仆人的佃仆。

中等的,是虽然租借地主田地,但和地主并非主仆关系,有一定人身自由的普通佃农。

而最高等的佃农,甚至拥有了田地“一半”的所属权,与地主一起成为了同一块土地的主人。

简单来说,即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称为“田骨”。而佃户永久保留土地的经营耕种权,称为“田皮”。

甚至,拥有永佃权的佃户无需经过地主的同意,就可以将这一权力进行转让出售。

杨意眼前的李老汉,就是这种情况。

杨意心中一动,看向田契中写的田地所有者的那一部分——

是玄妙观!

虽然大明初期对寺院道观占田数额有作限制,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限制也渐渐作废。因此,到了明朝中后期,全国的寺院道观已然占据了无数良田!

就比如说蕲州的这玄妙观,数百年来经过巧取豪夺、地主赠送、朝廷封赏,在蕲州城外足足持有几千亩的田地!

玄妙观的那些道士忙着修仙问道,当然没空自己下地耕种,于是便将土地零零散散地租给了许多像李老汉这样的佃农。

不过杨意不解的是,想要获得这永佃权,又要给地主交佃头银,又要上下打点官府,来之不易,李老汉为何要着急将其出售?

“老伯,晚辈想问问,您为何要出售这田皮?”杨意问道。

老汉稍微迟疑了一会,开口说道:“不瞒公子说,老头子我之所以卖田皮,是因为手头急需用钱......”

“那老伯为什么不直接把田皮卖回给玄妙观?按理来说,他们应该很乐意接手的。”杨意又道。

然而,杨意没想到自己问出这句话后,李老汉的脸色忽然一变,变得不耐烦起来。

“公子问这问那,不就是不屑买田皮嘛,那老汉我就不奉陪了。”李老汉冷声说道,将田契揣回怀中,低下头快步离去。

刘承祐注意到李老汉离开,连忙带人跑了上来,问杨意道:“这老汉情况如何?”

杨意回忆着刚刚与李老汉的问答,沉默片刻后,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总感觉,顺着这位老汉这条线查下去,定能有所收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