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武术(2 / 2)
陈昂知道这就是教授他们太极拳的老师傅,这些在网上都是可以查阅到的,这位师傅在武术界也算是个名人,1955年出生,距今已经差不多有70岁了。
“同学们上午好,我是教你们陈式太极拳的老师,我姓马,你们可以叫马老师。”马老师抱拳一拱,这话主要是对新生说的,场内有一半的都是老生,他们礼貌的向马老师问候。
“马老师好。”
“马老师上午好。”
新生也有样学样。
马老师面带微笑,看上去有些慈眉善目的,秃顶的脑门在灯光的照耀下有些晃眼。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流派之一,出现于明末清初”。
马老师也不是墨迹的人,有学长在旁边给新生介绍着太极拳,马老师站在场地中央摆开架势。
“陈式太极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别。其它套路还包括器械和对练等等。”
马老师两脚并拢,全身放松,沉肩颈竖,下颍微收,两肩内合,舒胸背撑,拔脊松腰,敛臀收胯,两膝微屈,自然站立。
“老架以缠丝为轴心,贯穿于整个套路,古朴而无花架势。一路拳以柔为主,主要练习并建立起陈氏太极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称一路拳为基础拳,练功拳。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学习二路拳。二路拳,亦称炮捶,以刚为主。尤其突出太极八门劲的四隅劲:采、列、肘、靠。有了一路拳的松,二路拳的松活弹抖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重心微右移,顺势抬起左脚跟,依次外脚沿、脚大拇指离地,左脚向左侧迈出一步,脚大拇指先着地,马老师动作行云流水。
“小架式原被称为新架。之后此套路才逐称为小架。小架为陈式十四世陈有本所创。此套路除去劲发于外的动作,把劲路涵于套路当中,蓄而待发。整套拳打起来温文尔雅,有儒者之风范。”
打完架式,马老师双手下压缓吐浊气,停下了动作。
“这是陈式太极拳的精要36式,目前新来的同学们就先学这个打基础。”
马老师面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完全不像普通70岁老人那样虚弱无力。
站在一旁的学长拿出一叠封面印刷着“陈氏太极拳”的书籍出来,有一根手指粗细那么厚,他下场发放给各个新生。
“好了,现在打开你们手里的教材,首先练习第一个姿势。”
马老师下场,开始指导学生们。
“膝盖微屈,蹲下去,别蹲那么下。”
“腰板挺直,正视前方。”
“下巴往回收一点点。”
“头低一点。”
马老师背着手,看到有新生的姿势不标准,就上前纠正。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
陈昂按照教材上的图片,摆出预备式,也就是他们现在练的动作,他一边调整自己的姿势,一边快速翻看着教材。
教材内容与陈昂在网上查询的资料相差无几,但是有一些关于武术的专业术语在教材中标注了出来,方便刚入门的新手学习。
陈昂顿时如获至宝,快速翻看起来,他按照书中的图片,模仿着书中的动作,他学习能力很出色,很快就基本记住了一套完整的架式。
陈昂把书放在旁边地面,他双脚与肩同宽,重心向下,双手开始动作,陈昂按照记忆打出了架式。
正在巡察的马老师,马上发现了与旁人磕磕绊绊练习截然不同的陈昂,马老师看着他虽然动作有些僵硬和不够标准,但已经可以完整的打出了套路,顿时有些惊讶。
虽然惊讶,但不惊奇。马老师一生走南闯北,像是比陈昂更厉害的武学奇才也不是没见过。
像那些传说中的武学奇才。仅仅只是打过一套武术,便马上可以学会。稍微讲解一番,更是可以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可谓一天就比普通人学习一年还要有效。
等着陈昂打完,马老师上前去给他指出来了之前不够标准的动作。
陈昂趁机把上网查询武学资料积攒的疑惑都说了出来,马老师惊讶陈昂的用功,对于学习用功天赋又好的学生,老师总是更喜爱的。
马老师和蔼的与陈昂解释他的问题,马老师见陈昂的专注就与他说了更多的武学知识。
“马老师,我希望能够学习更深入的武学。”陈昂等马老师讲解完,便表达了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