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叔的智慧(2 / 2)
三叔说:“宁采臣,你也不要太担心害怕了,三叔也学过几年功夫,虽然不一定能够打得过那些强盗,但是防身逃命还是可以的。到时候真的遇见强盗,我们随机应变就好,真的没有办法,我们就要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听了三叔说的这些话,宁采臣内心得到了巨大的支持,心中的恐惧也开始慢慢的退却下来,过了一会儿,他的内心才慢慢的平静了下来。
宁采臣母亲说:“儿啊,我们不要多事就好,现在这世道就是这样的,你只要保护好自己就好。”
宁采臣当时若有所思,似乎又在想一些问题。
宁采臣说:“尽管我生活在我们镇上,好像很多事情都不清楚一样,好像很多事情都不懂一样,这些年我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你们看看我这些书是不是白读了呢?我是不是很没有用呢?我今后还要去参加考试吗?我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与痛苦?”
三叔说:“采臣,你不要这样这样责备自己,三叔不认识字,没有文化,叔只是一个卖酥饼的人,叔知道酥饼从生的到熟需要一个烘烤的过程,从熟的到卖给顾客也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你现在还年轻,你已经读了很多书,现在正需要到社会锻炼锻炼的时候来了,古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你读书真的有出息了,你就要记得去做一个好官,你也要记得为一方百姓造福。这个考试你还是有必要参加的。”
宁采臣说:“是的,三叔,谢谢三叔提醒。平日只是知道三叔只是一个乡下一个普普通通卖酥饼的人,只是知道三叔为人善良,慷慨,大方,想不到三叔竟有如此过人之处的大智慧与胸怀呀!三叔讲的这些话如同令采臣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呀。
“采臣曾经冥思苦想过自己寒窗苦读十年读书究竟又什么用呢?真的想放弃读书,放弃考取功名,独自一人在一座没有人烟的山上去过一种隐居的生活,但是一想到去世的父亲,年迈的母亲没有人照顾,所以就打消了这些念头,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是的,我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我还真的没有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看一看,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今天真的太谢谢三叔,采臣真正找到了今后人生的方向了,采臣也更加有信心去面对未来人生之中发生的一切了。”
宁采臣的母亲平日和儿子朝夕相处,她只是知道儿子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不曾想到儿子心中居然会有如此大的压力,也有如此大的志向,又如此多的困惑,她想到丈夫的去世,她也想到自己守寡这么多年,想到宁采臣这个孩子的家国情怀,心里面充满了欣慰与安慰,她想自己这么多年的苦真的没有白费,采臣或许总有一天会有出头之日,此时,她真想在儿子面前大哭一场。
但是多年来的人生经历告诉她这些情绪的释放与发泄只能够留在内心深处,尽管在当时她的眼角已经有泪光闪现,但是多年的阅历与历练让她把眼泪收了回去,这些眼泪只有以后在一个静悄悄的地方偷偷的去流了。
三叔说:“采臣,三叔只是和你们随便聊聊天,不用把这些当真,不用往心里去,婶子,时间不早了,你们也早点休息吧!我先回家去了。”
宁采臣母亲说:“他三叔,我今天在地里摘了些成熟的西瓜,你挑几个回家去给孩子们吃。”
三叔说:“不了,不了,你们留着自己吃吧!”
宁采臣母亲说:“他三叔再推辞就有些见外了,这些年你可不知道送了我们家多少酥饼了,再推辞我可要真的生气了。”
三叔说:“都是自家人,那些酥饼也值不了多少钱,关键是采臣那孩子喜欢吃,从小到大看着那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是蛮高兴的。那恭敬不如从命了,我就挑选几个西瓜回去给孩子们吃了。”
说着,三叔就挑了几个西瓜回去了。宁采臣出门一路的送了一下三叔。
宁采臣送走三叔,回到家里之后和母亲准备了一下明天去赶集需要的东西,宁采臣母亲给了二两银子给宁采臣,一把锋利的匕首,并且嘱咐宁采臣要钱要省着一点花,别人的事情我们不要管,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一路要小心,平平安安回家就好。
这些嘱咐的话母亲已经说了多年,宁采臣早已经听腻了,也没有太在意母亲的话,洗完澡之后,他又看了一会儿书之后就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