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斩(下)(2 / 2)
下一刻树屋分崩离析,树枝、藤条,甚至是每一片枯叶,寸寸碎裂。
震惊,兴奋,除此之外还有头疼。
这么快就掌握了“斩”字,弥补他最缺少的破坏力,之前他都做好至少苦修半年以上的准备。
然而学会了也就意味着暴露了。
他考虑过这件事迟早会暴露,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以文字记录、描述目标,再以这些文字为墨,书写“斩”字,墨越重,描述的越细致,“斩”字的威力就越强大。
是不是要承认?
除了“斩”字之外,丁仁芝还在用另一件事逼迫他,就是安平市的瘟疫。
以神骨演化、挖掘治疗瘟疫的方法,显然需要史官的参与,因为涉及到“神”,丁仁芝认为他们现在掌握的文字未必足够。
她从自己的行为中发现了日记的痕迹。日记是史志的一种,地方志、航海日志都是由多名史官以及更多主修“书”的君子共同完成,日记显然不可能。
敢写日记且有一定成果的,掌握的文字搞不好比她这个安平市第一史官都更多,丁仁芝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最终放弃了。
所以她想逼迫自己承认,并且参与后续针对神骨的演化,协助挖掘出治疗瘟疫的方法。
“丁仁芝肯定不知道我掌握了全部的文字,具体掌握多少她也只能靠猜测。”
对于丁仁芝的行为苏服白是能理解的,他也愿意协助,无非是暴露秘密,又不会死。但是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很不好,尤其是在杨永巷已经做过一次的前提下。
事情肯定是要做的,于公于私都是如此。
于公他不忍心目睹感染者就这么死去,活生生的人命,有妻儿父母,多少家庭将痛哭哀泣,甚至整个家庭都不复存在。
于私他需要更多的经历去完善日记,神骨,瘟疫,牵连安平市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生死,即时杨永巷和丁仁芝他们不答应,苏服白也会想办法往上凑。
但他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不是跟着别人的节奏,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制造病菌的神骨是蜚的残骸。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蜚的原型是生物实验室。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生物实验室制造的病菌他们自己就一定拥有治疗的药物吗?并非如此。
就好比一名铁匠,他能打造出伤人的刀,可无论是铁匠还是持刀者,让他们去治疗受伤的人,九成九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段时间苏服白思考了很多,原先认为找到全部三块神骨有可能挖掘出治疗瘟疫的方法,其实是不可行的。
这样的思考有意义也没有意义。
单纯的否定是没有意义的,进一步寻找新的解决思路才有意义。在今天之前,苏服白的思考还处于无意义的状态,丁仁芝刚才的一番点拨,除了让他领悟“斩”字之外,对这件事情也有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