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正视缺陷,不会去回避(1 / 2)
“一增设军申,有委屈的将士不用再忍让,到章台宫一告发,将有效预防类似的情况。”
小嬴政走出殿内的偏房。
“设立的机构,颁布的政令要执行到位,方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嬴策坚持严惩的根本原因。
哪怕十几家老贵族,属于老秦系的一员,算得上是“自己人”,他绝不会开这个口子。
开了这个口子,无疑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关键在,维护好法治。”
小嬴政高度的赞同。
“不大对,关键在君王者,不能带头破坏,否则引发严重的后果。”
嬴策没夸大其词,确有其事。
“阿父你细说一下。”
小嬴政只知危害,不知具体。
各方面的学问,他略有涉及,以前的阿父不经常在,通常自己一人摸索。
“首先是,各地的吏治出问题…”
“颁布的每一项政令,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推广的深度。”
“施政者不作为,以个人的喜好办事,故意为难庶农,皆会发生。”
嬴策条理清晰的讲述。
“执行力的下降,导致国事的荒废,申冤者无处可说。”
小嬴政顺着思路。
“不止,再利用职权为自己,为他人谋取钱财,官位等。”
嬴策觉察到苗头了。
不及时遏止,蔓延治下各地,时间的问题而已。
这和曾祖母宣太后,过度重用四贵,任由破坏法治,产生的后遗症。
好在曾祖母看得透,自己作为当权者,从未破坏过法治。
“赐予的权力,本该为国谋福谋利,变成,为自己谋福谋利。”
小嬴政感受着破坏法治,带来的可怕。
确切说,百官破坏法治,可以挽回。
君王带头破坏,挽回的可能性极低。
“立下军功,有爵位在身,获得的田地,住宅,俸禄等。”
“需要各地官吏的统计,结合公文,进行发放。”
嬴策所言,领取赏赐的正常流程。
“遇上初衷变了的官吏,发放会不及时,甚至欠缺。”
小嬴政不难联想到。
“各地官吏只负责发放,将士们会找他们麻烦?”
“不,将士们只会认为,大秦欠了自己的田地俸禄,国库里拿不出来。”
不待政儿回答,嬴策继续说道。
原轨迹的大秦,疆土极速扩张,官吏跟着极速膨胀。
让遭受破坏的吏治,进一步恶化,维持表面罢了。
田地不够分,他不这么认为……
当天下官吏,联合没被清算的贵族,瞒报当地良田,变成自己的家产。
操作起来,简直太容易了,方法都不止一种。
要不然,六国贵族接连谋反,哪里来的钱财,支撑披甲的军队。
一个个的,吃得满嘴是油,形成利益共同体。
譬如犯了事的项梁,关在栎阳牢里,结果当天释放。
在会稽郡杀人,屁事没有,照样光明正大的出现。
至于有军功的秦军,怎么办?
这些人表示,还能怎么办,找新生的大秦帝国去。
公文要求分那么多,田地远远不够,不关他们的事,又不会凭空变出来。
“届时,秦军对大秦有了不满,甚至会失望!”
光是想想,小嬴政就觉得窒息。
“君王不带头破坏,法治不乱,吏治也就不乱。”
正因为知晓后面的历史,时刻的提醒着嬴策。
“就算严惩自己人,无论如何,坚决不能退让。”
小嬴政总算明白阿父的魄力,从哪里来的了。
“但是,法治有它的缺陷。”
嬴策不捧吹什么,也不贬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