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母爱(1 / 2)

女儿带着泪腔的埋怨,让站在门外的赵晓兰愣在当场。

足足半分钟,她才轻声说:“你不要哭啊,娘给你做鸡蛋呲儿(就是麻食),你最喜欢吃。”

“不吃不吃,我不吃,能不能不要烦我!”

“人是铁饭是钢,傻孩子,不吃饭怎么能行?”

赵晓兰嗫嚅声,提着铲子回去厨房。

不出意外,她肯定要躲在灶台前一边烧火,一边偷偷抹眼泪。

她在这个家里受的委屈都来自孩子。

却从来不愿意在丈夫面前倾诉。

就像她去世前对杨烈说的,她是上辈子欠这一家人,这辈子就是来还账,没想到临到头,账没还清呢,人就没了。

杨烈放下手中的墨笔,来到厨房。

果然和他想象的相同。

母亲坐在灶台前,用围裙擦眼泪,有火苗从灶台里掉到地上,引燃一小片麦秆,她看到后,使劲用脚踩着,一边踩一边流泪。

杨烈默默站在门口,没有立刻进去。

他想母亲应该不希望她软弱的样子被儿子发现。

这样她的难过只需要掩藏在人背后,当着家人面,她就还是那个慈祥温柔贤惠的妻子和母亲。

一旦拆穿,那她会无地自容。

支撑她的信仰,也就崩塌了。

杨烈站在母亲的角度想想,丈夫残废在炕,大儿子刚被退婚,二儿子不学好,女儿又不懂事。

她心里多苦,多难。

她不知用什么力量,才能支撑着生活的勇气,像匹羸弱的病马,使尽全力拖着风雨飘摇的家庭前行。

人对父母的理解,多半都是从他们去世开始,

父母就像空气,有的时候仿佛很常见,处处都有,甚至觉得被包裹得压力好大。

可一旦真正缺了空气,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窒息。

杨烈后退几步,喊了声:“娘,饭做好没,我饿了!”

一边说,一边朝厨房大踏步靠近。

“哎,快好啦,你稍等会。”

再次回到厨房,母亲已经调整好心情,正在洋瓷脸盆揉面。

看杨烈过来,笑道:“你快出去,这里面烟熏火燎,呛得厉害。”

“晌午饭吃点馍馍,喝点米汤就行,你揉面干嘛?”

杨烈顺势在灶台坐下,塞进去一根木材。

他前世很少来厨房晃荡。

父母常说,最没出息的男人才会围着锅台转,他就当真了。

结果后来到南方,看到人家很多男人在外面风风光光,回家后立刻变身居家好男人,不仅会围着锅台转,而且做饭炒菜还很好吃。

这才理解,男人有没有出息,与锅台没啥关系,反而越厉害的男人,往往都做得一手好饭菜。

“这不你妹妹心情差,给她做点喜欢的呲儿吃。”

母亲苦笑着朝隔壁呶呶嘴。

杨烈笑道:“心情不好,自己调整就是,家里人又不欠她。”

“也不能这么说,”母亲摇摇头,叹息道:“淼年龄小,还想不通家里的难处,你被退婚不怪罪我和你爸,那是你懂事,你长大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