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殿前军61(1 / 2)
十一月二十日。时值初冬,气温还不算太低。
殿前军过冬的物资,现在准备地很充足。李亿已经把之前欠发的饷钱全部补发,士兵们将分到的绢布裁为冬衣。
现在殿后军的状态,已经从穷得必须开垦屯田,转变成为富得军费都花不出去。
这还得“感谢”韩建横征暴敛、大肆搜刮,给朝廷留下了一笔巨款——折算成钱至少有两百万缗。其中一百万给了沙陀军,剩下一半圣上李晔下旨,优先给禁军使用。
镇国军的遗产,包括器械、辎重、武器、盔甲,都足够殿前军上下武装起来了。李亿也不用再想尽办法从哪里抠一部分军费下来。现在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他都会为士兵们做至最好。
试问从古至今,哪支军队能穿着丝织品去打仗的?
有了钱,士兵们作战动力一下子就提升了起来。以前李亿怎么鼓舞士卒,最终的结果总不能说满意,现在军队这份战意,士兵们一个个都争相卖命,就等着立下军功,换取赏钱。
如此配置之下,在李亿和张承业眼前的军队,看起来真有了些许初唐盛唐的玄甲军、御林军的感觉。
李亿登上高台,拔剑指挥:
“列阵!”
殿前军大部分都有参与,约一万人迅速分为了左右两部,各五千人。
既然是要试练战阵,自然要分成两边试为比拼攻伐,方能看出行伍行进之间的优缺点。
“今日试阵,优胜一方赏钱一缗,作为出征前的彩头。既然是试阵,不要出现伤亡,兵器不用利器。请诸位审时度势,点到为止即可。”李亿宣布道。
殿前军的将领都在李亿身旁。
“李鐬、王彦章,就由你二人分别指挥吧。”
李鐬(音同“会”)是李茂贞进犯长安时的神策大将军。兵败后,便随朝廷一同到达华州,后来在殿后军中李亿手下任职。
现在殿前军改制,合并了一些神策军的士兵,他便成为李亿手下职位最高的大将。他率领的士兵,就是他自己的旧部,还有殿前军归化来的一些士兵。
王彦章的手下,则是原来殿后军安圣、捧宸、保宁、宣化四军的根底。
“李鐬不必多说,张将军早年在朝,一定认识。这位王彦章,有勇有谋,是我在军中一手提拔的将领。”李亿向张承业介绍道。
“二位将军就带领各自军队,依先前操练之时的布阵,试验较量一番。”
李鐬是朝廷多年位高权重的大将,对自己的对手有些轻视,只是听说对方力大勇猛。
“呵,匹夫罢了。论上阵杀敌,还能逞一些勇武;比拼战阵,如何能与我为敌?朝廷依仗的,还得是我辈。”李鐬心想。
“王都将无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华州城楼之上斩杀韩建的实战,表现都堪称完美,李鐬将军切莫轻敌。”李亿提醒了一下。
李鐬没有理会来自主帅的提醒。他和王彦章互行军礼,之后就各自下去排兵。
两部各五千人,按编制分为了十部,以五百人为一营。
主将在指挥的时候,就是以营为单位为指挥。
营再往下细分,就是佰什伍的编制。一般来说,主将只要没有微操大师这个属性,是不会直接向军队基层单位下达指令的。
喜欢命令什么“某某什伍向左移动五丈”,这种一看就是物流学大师,肯定是不懂指挥才能做出这种指令。
张承业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
王彦章已经看出了李鐬对自己的轻视。但事实上,王彦章对李鐬是更加看不起的。
当年殿后军、神策军的诸将,禁军士兵都是十分了解他们的无能和贪婪。王彦章在那时还是个小兵,便已经觉得朝廷禁军无药可救,萌生了想要回到家乡、或者顺路到宣武军手下投军的想法。
比较起来,李鐬对王彦章的轻视,可以说是盲目而无知的。王彦章看不上李鐬,则是对其人知根知底,实在太过了解,而后得出结论。
两军士兵素质接近。但是王彦章军事能力明显更强,再加上知己知彼。似乎还没开始,这场演习的结果就已经注定。
王彦章稍作观察,就已经发现了对手阵型上的漏洞。其手下一共十营,分布过于紧密,全都凑在中军前。
这样对于保护中军当然有好处。但是也意味着,只要己方两翼拉长战线,迅速向前推进,马上就能把对方包成饺子。
李鐬也不是傻子,发现自己手下启动慢了,对面扑了过来,就想找到几个支点稳定住突进,意在撕开对方的第一道锋线,发起反攻。
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如果指挥军队的时候,发现敌军将要对自己形成合围之势,就要利用好精锐力量形成几个突破点,进行反击。
《孙子兵法》云:“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兵力有明显优势时候才会进行包围,如果没有优势就会反首其类。
包围后,战线各处的士兵密度会变低,因为包围方的战线会长一点,受力面也会大一些。用增加战宽的方式来加速推进包围,只能说是一个有舍有得的举措。
但是王彦章何许人也,有了优势就要立即扩大。他根据对方的反馈进行下一步行动,下令将拉长的战线进行收缩。看似松散的战线立即变得紧密,让想要撕破锋线的对手无法站稳,只能后撤。
在战场上,一点点的差距会被迅速扩大,所以说兵败如山倒。
时间还不到两炷香,胜负已分。
李鐬当然败了,败得干净利落。王彦章点到为止,没有过于玩弄对手。同是禁军,还是留点颜面为好。
王彦章部的士兵欢呼雀跃,庆祝又拿到了一笔赏钱。李鐬部则黯然失色。
“这个王彦章可真有能耐,来日必能成为天下第一流的大将。殿下是从哪里发掘出这等人才?”张承业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