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炀帝困雁门世民显才 杨广下扬州李渊起兵(2 / 2)
李世民从容言道:“始毕可汗敢于远道而来围困天子于雁门,是以为我们不能立即调来援兵。此时云将军如果多备军旗,白天让士卒遍拉旌旗数十里,夜晚金鼓敲击不绝,敌人一定以为我们大批援军已至,就会远遁而去!”云定兴看着这个不足十七岁的少年,夸赞道:“国公爷有此伟男儿,何愁家国不兴啊!”就把李世民纳于自己麾下,依世民之计让士卒日舞旌旗夜擂金鼓。
突厥始毕可汗白天看见漫山遍野旌旗招展,晚上听闻金鼓大作,以为大隋援兵已至,就解围退走。云定兴立即率兵追击,李世民手执一杆长槊,突入敌阵。突厥人看他年少便来围击,李世民大喝一声,如一团白练般冲入敌阵,一枪刺敌酋于马下。众敌胆怯,纷纷逃走。此战,隋军斩杀突厥人两千余。突厥人退走以后,云定兴部调防别处,李世民离开军营回到晋阳府。李渊看到世民有勇有谋喜在心里,对这个儿子更是另眼相看。
且说隋帝车驾离了雁门,千里跋涉到了东都洛阳,杨广看见洛阳宫殿残破,便下令征调工匠民夫十万,命大作匠重新建造殿宇楼台。
杨广又想征伐辽东,军士将佐听闻无不愤恨皇帝违背雁门被围时不伐辽东之诺言。纳言苏威再次劝谏杨广:“请陛下勿背不伐辽东的承诺,否则将天怒人怨,大隋国祚危矣。”杨广大怒,把苏威和三个儿子除官为民。
杨广在洛阳的宫殿住了两个月,觉得东都无趣,便想起江南胜景,决定再次巡幸江都,立即下旨大造龙舟。直臣纷纷劝谏杨广回国都长安,杨广勃然大怒,当庭杖毙建节卫任宗,群臣无不惊悚。
大业十三年春,杨广在离开洛阳下江南之前,得意地给宫人们留了一句诗:“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当时的一个大臣奉信郎崔民象,站在洛阳建国门前抬棺阻挡杨广车驾巡幸江都。他以头扣地,满脸是血,对着杨广车辇大喊:“如今四海盗贼纷起,突厥犯边,民怨沸腾,倘陛下一定要巡幸江都,恐再无西还之日!”崔民象的劝谏把杨广气得五巧生烟,下令卫士敲碎崔民象的下巴颏,让他再说不出话,然后把他腰斩于路旁。道路两旁的百姓看到这样的惨像,无不为崔民象叹息落泪,怨愤杨广的暴虐。
杨广乘龙舟巡幸江都,极尽奢侈豪华。杨广沿途不问民生疾苦,在游船上不是与美女寻欢,就是与大臣赌博饮宴。沿江各郡官员的升降按向皇上献礼多少而论,沿途老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李渊身在晋阳,担忧着大隋江山社稷。他心里对这个姨表兄弟皇上杨广既怨又怕:怨的是皇帝的昏聩,怕的是李家的安危。他想,皇帝巡幸北边时差点被突厥所擒,不思悔改又要巡幸江都,远离两京重地,这是要毁掉他的亲姨夫杨坚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啊!眼看着外有突厥虎视眈眈,内里反民四起,自己身居北疆要地,该如何自处?他又想到那句“李氏当有天下”的谶语,心情就更加烦闷,以致终日愁眉紧蹙,茶饭不思。此时的李世民看到隋帝暴虐,天下大乱,他想劝说父亲先养兵自保,再寻机起兵取天下,以安天下黎庶,又怕父亲不愿起兵反隋,如块垒在胸。世民突然想起一个人,或许可以帮助自己起兵反隋,这个人就是晋阳县令刘文静。
晋阳城郊有一处别宫,那是隋帝杨广的离宫,虽然皇帝不常来此,但宫女太监、皇家用度一应俱全。此别宫的宫监叫裴寂,他与晋阳令刘文静要好。此二人志趣相投,无话不谈,经常一起喝酒吟诗,纵论天下大事。有一天,他俩一起登山晋阳城楼,凭栏远眺。此时,天色突然昏暗下来,乌云四合,裴寂指着远处狼烟冲天的烽火台,叹息道:“咱们官微人轻,当此乱世,该何以自处!”刘文静大笑着回应道:“时事固然艰难,我与裴兄心意相投,人生得一知己,这就足够了,不要做无谓之忧啊!”
裴寂说道:“只是方今天下大乱,非有雄主不可收拾!”“唐国公李渊之子李世民就是命世之主!”刘文静说道,“这个年轻人绝非庸碌之辈,我看他豁达就像汉高祖刘邦,英明神武丝毫不逊于魏武帝曹操!”裴寂笑着说:“贤弟过誉了吧!他不过是个十几岁的黄牙孺子罢了,怎能与汉高、魏武相提并论?”刘文静说:“见到他本人后,裴兄就知道愚弟所言非虚!”说话间,天空落起雨来,二人这才下城楼,拱手分离。
不久,刘文静因为和杨玄感的幕宾李密有姻亲之故,被关入晋阳大牢。李世民听闻之后,立即动身前往大牢探视刘文静。牢头看见李世民过来,忙躬身施礼,因为李世民的威名在晋阳无人不知。李世民命家人掏出纹银十两,塞给牢头,要他善待刘文静,牢头诺诺应许。
李世民步入监牢,一股牢狱特有的腐臭气扑面而来,他顾不得这些,直奔关押刘文静的牢间。刘文静看见李世民亲来探视自己,大受感动,说道:“文静有罪,何劳殿下来此污秽之地?”李世民命狱卒给刘文静看座,说道:“我与兄情同手足,我会设法救你出狱。”刘文静拜谢之后,对世民使眼色,世民会意命左右退下。刘文静问道:“殿下可曾知道我为什么被抓?”世民道:“听说因为刘兄和李密有姻亲之故。”刘文静说:“正是如此,我怕此事连累殿下!”李世民说道:“不瞒文静兄,世民心里倒有些佩服杨玄感、李密二人的胆气,当此乱世,我等还能偏安于小小的晋阳之地,置天下安危于不顾吗!”
刘文静见李世民谈吐不凡,断定他怀平定天下的大志,便用激将法让李世民表明心迹。他说:“当今主上昏聩暴虐,天下大乱,只有像汉高、光武帝那样的雄主才能扫平天下!”李世民慨然说道:“我今天探视您,就是要向您讨教定天下之策,成就汉高、光武那样的大业!”于是刘文静劝说李世民趁皇帝巡幸江南、李密翟让等围困东都之际,在晋阳起兵,先占关中,再图天下。李世民深以为然,只是不敢告诉父亲李渊。随后世民设法便救出刘文静,一起招募英雄,广揽豪杰,招兵买马。
正当李世民等寻机起兵之时,突厥人再次大举来犯,李渊派部将高君雅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御敌。在马邑城下,隋兵被突厥击溃,李渊退守晋阳。此时李渊非常害怕朝廷有人向皇帝告自己御寇不利,因为他知道自己虽是皇亲国戚,但他手握数万雄兵,皇帝难免有猜忌之心,若有佞臣进谗言,自己恐身家不保。他在书房内独对孤灯,想写奏折向皇帝请罪,但又犹豫不决。
此时,李世民对父亲的心情感同身受,他知道李家此时真正的危机到来了,当此危难时刻自己必须劝父亲起兵,寻机夺取天下,如此才能救李家于危难,救万民于水火。于是,李世民正衣冠,扣门扉,李渊开门见是自己的爱子李世民,问道:“这么晚了,你来何事?”李世民施礼后说道:“孩儿有关系我们李家安危的话,一定要说给您听!”李渊关上房门,让世民坐下,悄声问道:“看你脸色凝重,所为何事?”李世民说道:“当今主上昏聩暴虐不亚于桀纣,天怒人怨,民变四起,突厥侵扰;父亲您手握重兵,戍守北疆,怎能不受皇上猜忌?两年前皇帝来晋阳巡视,给您加官进职,其实是为安抚您。如今突厥犯境,您御寇失利,皇帝必然降罪,我们李家灭门之日不远了!”
李渊答道:“我儿所言为父何尝不知!为父正想写奏折,向皇上请罪,求朝廷罢免我的官职,如此皇上或念及我家是皇亲国戚,免了我的罪过。”李世民说道:“父亲万不可有此想法!主上秉性多猜忌,就因为‘李氏当有天下’的传言,主上就把大臣李浑全家抄斩。我家虽为皇亲,但主上逼父弑兄,父子手足之情全然不顾,何况我家与他只是姨表之亲!”李渊道:“我若倾晋阳数万兵马,进击突厥,若成大功,皇上或能赦我之前抗敌不力之罪!”李世民说:“父亲奉诏讨伐突厥,但突厥来去无踪,不可能一朝讨尽!即使您能立此大功,也处功高不赏之地,我李家岂不更加危险!”
李渊听后愁眉紧锁,问道:“我儿有何高见?”李世民答道:“如今皇帝无道,四海分崩,百姓渴望救世之主!父亲不如顺天意,应民心,兴义兵于晋阳,如此可解万民于倒悬,也可以保全我们李家!”李世民听闻大惊失色,毛笔滑落地上,怒道:“我儿怎敢说此悖逆之言!我应该把你捆绑,送到朝廷问罪!”李世民坦然说道:“孩儿说的都是肺腑之言,父亲若要把我押送朝廷问罪,我甘愿赴死!”李渊喟然说道:“为父怎忍心把你绑缚朝廷!只是此话不可以再对任何人提起!”李世民看一时难以说服父亲,便退下再找机会进言。李渊回到卧室,辗转反侧,儿子的话句句说到他的心里!他想到了造反的杨玄感、李密,也想到了李浑等人的悲惨下场,想到了当今皇帝的昏庸无道,想到了北边突厥的威胁,也想到了河南瓦岗军、山东王薄等反民,在纷乱的思绪中熬到了天明。
接连几天,晋阳宫监裴寂、司马许世绪等人,受李世民和刘文静之托,纷纷劝李渊起兵自立。李渊的副手大理司直夏侯端善于观察天象,他对李渊说:“如今玉床星的星位不稳,帝坐星也在摇动,参星居于参宿之位,这就表明真龙起于晋地,不是国公您还能是谁!”李渊此时已经有起兵之意,只是还没有下定决心。李世民当夜又劝李渊道:“父亲可曾听说李金才因为‘李氏当有天下’谶语被满门抄斩之事!您握有晋阳四郡兵马,起兵可以拥有天下,犹疑则危亡在即,李浑、李金才就是前车之鉴!”李渊从世民果毅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对世民说道:“几天来,我都在思考你说的话,句句在理。我决定依你之见,起兵自立!从此李家、天下的安危都系于你一身了!”
大业十三年春,李渊立即秘密派裴寂、刘文静和李世民招募兵马。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渊准备起事的情况,被王威、高君雅察觉,他二人一边监视李渊,一边派人秘告李渊谋反。李世民、刘文静趁突厥骚扰之际,以王威、高君雅通敌之名,把他们斩首。此时的李建成、李元吉兄弟还身在河东,李渊立即派人召他们兄弟回晋阳。但建成兄弟俩因为急于跑回晋阳,把异母弟弟李智云丢在河东不顾,结果李智云被当地官吏抓住,押送长安问斩。李渊听说后,大为悲痛,但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起兵自立的决心。
听闻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被杀,李世民气冲冲地责备建成和元吉不该为保全自己性命抛弃兄弟。建成自觉愧对父亲、世民,也不辩解,但元吉辩解道:“二哥你少在父亲面前卖我们的赖,当时若不是我和大哥跑得快,我俩和智云就一起人头落地了!”李渊忍住悲痛,对三兄弟厉声说道:“人死不能复生,你们都不要再提此事!当前要紧的是商议起兵大事!”
李渊于是召集晋阳众文武,在留守府大厅议事。议事厅上,文武两班分列两厢:文班有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等人,武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等人;议事厅下,两排甲士执戟肃立,杀气弥空。李渊全身披挂,端坐正厅,裴寂等人尊李渊为大将军,设置大将军府。李渊任命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女婿柴绍为右领军长史,其余文武皆有封赏。
李渊开仓济民,于是前来从军的人越来越多。李世民、李建成等与士卒同甘共苦,对百姓秋毫无犯,李渊高兴地说:“你们兄弟如此带兵,我父子平定天下便指日可待了!”
此时的李渊尚不知道,两千里之外的李密正在瓦岗图谋大计,争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