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霍普30(1 / 2)
五个月后,辛迪加。
霍普是三号车间新来的小伙子,一头橙发在车间格外显眼。
“看到那小子没,听说是从中区六厂那边升过来的,之前应该干得不错。”
“啛……真干得不错的话,就去彼岸那边了,谁他*会来新城的厂子。”
“哟哟哟老修头你那酸的样子,你不也在这拧螺丝吗?”
“我不工作怎么养家里几口子,你小子懂个屁。况且我实话实说而已,没点真本事,还真就去不了彼岸的厂子,当初连我都被筛下来了。”
自从持续了23年的嘉年华黑环被MBCC管理局长消灭,鉴于锈河的狂厄污染和死役数量大幅减少,由MBCC管理局长牵头,经市议会同意,西区重建委员会正式成立。
仅用时一个月,承载着希望的大桥,跨越23年的时光,重新立于锈河之上,连接两岸。
新城的几家新兴企业领头,在西区辛迪加设立工厂,吹响不分彼此的口号,广招辛迪加本地人。
官方也亲自下场起建了三家大型工厂,不过暂不对外开放,而是由官方亲派人员,实行全机械化生产。
而辛迪加的本地势力,则以彼岸诊所和军团为首,积极配合官方工作。
经过协商,官方承认彼岸诊所的合法性,将彼岸诊所周边约60平方公里的地区划为诊所的自治区。而彼岸诊所和军团,则合二为一。
至此,辛迪加目前被正式承认的工业区,分为了官方管理区、企业试点区和彼岸诊所自治区。
至于那些黑帮自立的小工厂,就是真正吸人血馒头的黑作坊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官方重建西区报以乐观的态度。
坊间有传闻,官方管理区里面根本就不是什么工厂,而是军队,随时准备清扫辛迪加本地人。管理区出入口防卫森严的FAC部队,就是证明。
企业试点区,人们更愿意称其为中区,虽然确实给了部分辛迪加人一份工作,但里面的管理层全是狗眼看人低的新城人,本地人干得再好也升不上去,如果不是真为了养家糊口,狗都不去。
辛迪加最好的去处,在本地人眼里,自然还得是彼岸诊所管理下的十多家工厂。
且不说早在官方下场前,彼岸诊所便已重建了多家工厂,养活了一大批辛迪加人。在官方插手时,彼岸诊所仍力争保住管理权,官方的席位只有个没有实权的顾问,并明确了其不得干预工厂运作。
就算这些工厂里都是旧时代的设备,操作繁琐,人工步骤多,但这些旧设备就跟老一代辛迪加人一样,是辛迪加黄金年代的见证者。对本地人来说,它们就像老朋友,干活有劲得多。
没有歧视、待遇好、不轻易向外妥协,再加上彼岸诊所的性质本来就跟其他黑帮有别,本地人都抢破头想来彼岸工作。
面对海量求职人潮,安不得不设定相对中区更严格的标准。
如此一来,外界便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如,在彼岸工作的是“高等辛迪加人”的讥讽之音。
而霍普现在所处的,就是中区的工厂。
不知是没听到还是不理会,工作中的霍普不仅专心,效率也比其他人高出许多,流水线上的活,几乎都让他一个人给包了。
霍普工作高效,流水线上的其他工人也乐得清闲。毕竟中区的工人待遇差,每天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连吃饭时间也被压榨得差不多。后面的人巴不得霍普把活全干了呢。
“干什么干什么呢,偷懒是吧?不想干别干!有的是人想要你们的位置!”
尖锐的声音在车间的机械轰鸣中也是那么突兀,只见流水线另一边的填料机旁,一个女主管正逮着几名工人一顿批。
一名工人连忙说道:“主管你听我解释,我们不是不干活,是机器现在正在清理上一批残料,还不能填料进去。这在操作手册上写着的。”
主管轻视的眼神,显然没把工人的解释听进耳朵里:“怎么,拿手册来压我?我就这么说了,干得了干,干不了滚蛋!机器扫的慢不会自己想办法吗?”
“按我看,你们就是看着还有几分钟交班,懒得倒料。你们这些辛迪加人就是懒,不愿意动脑子!”
说着,女主管提起一旁的扫把就想伸入填料桶中,丝毫没看到,那几名工人的眼里悄悄闪过的寒意。
伴随着机器“哔”的提示声响起,填料桶顶端盖子猛地从两端往中间闭合,速度之快,女主管尚且还没反应发生了什么。
就在女主管的手要被夹断之际,千钧一发间,霍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流水线这一边,纵身一跳,抱住女主管摔了出去。
啪的一声,女主管手里的扫把被填料桶盖子夹断,扫把的下部分跌到桶中。
听着扫把在填料同的翻滚声,女主管的脸色变得煞白。
回过神后,女主管站起来对着几个工人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并最终解雇了他们。
而直到事情结束,女主管也没多看霍普一眼,更没感激他的救命之恩。
下班后。
瘦小单薄的霍普在小巷里被遭到解雇的几名工人截住,迎面一拳就被打翻在地。
之后,霍普蜷缩在地上,一边忍受着“走狗”“叛徒”之类的谩骂,一边忍受着几名工人发泄的殴打。
十多分钟后,几名工人啐着唾沫,对准霍普的脸上各自撒了泡尿,才算出完气,咒骂着离开了小巷。
这就是辛迪加。如果是以前无管理的状态,霍普很可能要死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