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 / 2)

第178章 攻打越朝

赵瑾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去研究官场, 也就是她之下的所有人,帝王权术中讲究一个权衡之法。

若是从前的皇帝,估计就是纳几个妃子, 之后便看着后宫和朝堂上各种争执, 各自为营。

赵瑾将当皇帝当做是上班,上班还要牺牲个人这种活,她是断然不想干的。

因此不管其他人怎么劝说,后宫里始终只有唐韫修一人。

事实上,唐韫修一个也够了。

后宫人多了, 皇帝也会成为被算计的人。

尤其是她的肚子。

从来没有怀上皇嗣要打掉的说法, 作为皇帝, 她的一举一动都在众人目光之下, 哪怕她哪天真纳了一个进来, 到时候不知平添多少麻烦。

现在的皇夫就很好, 貌美如花还身强体壮, 这种程度上的热情对女帝来说已经是相当足够。

小皇子周岁之后,长得那叫一个白嫩可爱。

别说赵瑾这个亲娘, 就连周围那些不苟言笑的大臣在御书房看见满地爬的小皇子,也忍不住目光一直落在上面。

小皇子一看就很健康, 而他们武朝的未来由此看着也格外明媚。

立储的说法很快也有人提出, 只是赵瑾我行我素惯了,说不听就是不听。

当初他们在立储这件事上奈何不了先帝, 如今自然也奈何不了赵瑾。

赵瑾这个皇帝做得,才叫做油盐不进。

就连当初不看好她的几个亲王,如今都纷纷转换了嘴脸, 赵瑾不随便要人命, 她看上去比之前的那些皇帝要心慈手软得多。

“圆圆你要明白, 在很多时候,即便气极,你也该分析接下来如何做才能最大程度达到你的目的,母皇希望你在心中有一根线,知道对错,不要随便被表象所蒙蔽。”

赵瑾教育自己的女儿道。

旁边的摇篮上躺着咿咿呀呀的赵满满。

小家伙正在学说话的阶段,时常从嘴里蹦出些词来。

虽然都是无足轻重的词,但在大人眼里那是全然不同的意味。

赵满满喜欢他的姐姐远超于父母,毕竟赵瑾忙着应付前朝后宫,唐韫修忙着在朝堂上盯着那些不入流的东西。

曾经不理朝政潇洒快活的夫妻终究沦为打工人般的存在。

好在赵瑾是属于资本家的。

在赵瑾生下皇子一年后,耳边时常有人念起皇室子嗣不丰的事。

她当然明白,这个时代里,两个孩子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多么稀薄的存在,加入哪一个出了意外,或者烂泥扶不上墙,这个国家将被动进入内乱。

只是不管怎么念叨,赵瑾始终对生孩子这件事敬谢不敏。

劝她不成的人转而将目标放在唐韫修身上,事实上,没人希望赵瑾的每一个孩子的父亲都是唐韫修。

但关于小皇子的生父,没人认为和他有关系。

这无形中也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所以现在有人劝唐韫修和赵瑾再生一个。

“皇夫如今还年轻,陛下子嗣不丰,皇子生父不明,即便您视为己出,可往后呢,陛下倘若变心了……皇夫总得有个倚仗。”

唐韫修像是听不懂对方说的话一般,他似笑非笑道:“公主总是我的孩子吧,有她就够了。”

“公主总归是不同的,万一日后公主远嫁,何况不是谁都像陛下这般有能耐的,能坐上这个位置还坐稳,不容易。”

“况且当初先帝将皇位传给陛下,那还是有其他原因的。”

这是暗示当初就是因为先帝没有合适的继承人才将皇位传给赵瑾,也就是说,但凡当时先帝有个已经能堪担大任的孩子,都不会考虑赵瑾。

这句话当然有道理。

但话不是这么说的。

毕竟坐在龙椅上的人是赵瑾。

两三年的时间,当然不足以消弭所有长年累月的偏见。

唐韫修却是冷笑一声:“陛下看重几位大人,殊不知你们眼里只有男女之别,陛下之重,在于江山社稷,而非在生孩子。”

“女子能生孩子,不代表要一直生,你们算什么东西,也敢在背后置喙陛下?”

这番话之后,几个臣子家里的一些肮脏事闹了出来,被御史弹劾,严重的丢了官职,不严重的都被贬到京城之外做官。

唐韫修干的。

在女帝的眼皮子底下,光明正大。

都这样看不起女子了,何必来侍奉这样的君主?

赵瑾说他还挺小气,唐韫修笑了:“不小气,我如何能独占陛下一人?”

也算是歪理。

停战的这两年时间里,赵瑾数次颁布新的法令,重视农耕,在农作这一方面成立了个专门的部门,就像是当初的《朝报》一样,这个是专门用来研究农作物种子的部门,主要的成员是从前户部的官员以及一些种了几十年田的百姓。

大概是知晓武朝的皇帝喜欢农作物,今年旁边一个小国便呈上了从未见过的农作物。

赵瑾看的第一眼便欣喜若狂。

她前世跟着老人长大,家里老人总喜欢在旁边开拓点地种东西,那个国家呈上来的植物看起来像是玉米苗。

既然都有玉米苗了,但就意味着还有其他东西。

红薯、土豆这些饱腹感强的食物,肯定也存在于这个朝代,只是还需要寻找,或者尚未被发现。

科举依旧只有男子可参加,但女子学院以京城为起点,逐渐向全国蔓延开来。

女子迈出去的第一步,基础已经奠定。

另外赵瑾招募民间有才识之人,无论男女,为官之途在不断开拓。

但无论如何,品德为先。

民间学医者骤增,玄明医馆也成了公认的学医圣地,甚至有不少他国的医者过来游学。

武朝的医学水平某种程度上吊打很多地方,近些年来病死率下降不少。

知道内情的人差不多要将赵瑾奉为神明。

只是她并非神,只是一个对知识进行复制粘贴以及润色的冤种罢了。

每一个改变,都是阻碍和风险并行,能够担得起这样风险以及拥有此等魄力的人,普天之下,不多。

正如众人口口声声说的,赵瑾这样的女子,天下仅此一位。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赵瑾三十岁这一年,太皇太后薨逝。

太皇太后临终前,床榻边上跪了不少人。

有儿媳,还有女儿,有孙子孙女也有两个外孙,甚至乎安悦公主的孩子也带来了。

耳边响着哭声,太皇太后想起自己的这一生,一共生了一对儿女,两个都坐在了皇位上。

儿子在位时,百姓也算安居乐业。

女儿在位时,繁荣昌盛,更是有前所未有的盛况。

她是两位帝王的母后,外面的人同样称赞她,生了这样一双儿女。

除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以外,她这辈子何等风光?

“瑾儿。”太皇太后喊了一声。

赵瑾坐在床边,闻言靠了过来,她其实并未苛待过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身体早在去年便已经恶化了,赵瑾派人找了许久的药材,又亲自诊脉写药方,为太皇太后针灸,才让她熬到了现在。

七十多将近八十的年纪,算是高寿了,众人皆道太皇太后是个有福气的人。

“母后。”

“哀家……想了许久,你确实不像是哀家教出来的孩子,反而像是你皇兄教出来的。”

太皇太后说着一顿:“哀家这辈子,确实不曾想过,有朝一日女子坐在龙椅上是何等的场面……”

她的声音不大,也就够床边靠近的几人听见。

一位母亲向女儿最后的服软。

她快死了。

但这辈子确实没什么遗憾,她的女儿像她但又不像,赵瑾不像任何一个人。

太皇太后甚至觉得这不像是她能生出来的孩子。

她小的时候,太皇太后还想过以后要给女儿挑个什么样的夫婿,只是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她才恍然惊觉,其实她这个女儿,成长路上的每一步,她这个当母后的,几乎没怎么插过手。

赵瑾看着已经衰老的女人,她出生时,还是风韵犹存的美,但想必年轻时,太皇太后更美。

这个时代如此,不是她的错。

也不能称作是错。

只能说,她们之间存在差异,且彼此不认同。

“诩儿……”太皇太后接着找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孙子,她到底是心疼孙子的。

赵瑾没有再说话,生老病死终究是逃不过的自然法则。

她心里有些惆怅与难过,母女一场,她做不到无动于衷。

唐韫修似乎察觉到她的情绪,伸手来握住了她的手。

太皇太后是在第二天早上走的,那时候窗外的一缕阳光正好穿透进来,而床榻上的那位尊贵的女人也在这时候没了呼吸,与世长辞。

太皇太后薨逝,享年七十六。

赵瑾守孝了一段时间。

也就是在这一年,武朝向越朝发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