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处理内政,制定《汉律》129(1 / 2)

话说陆卓自返回大青城之后,连续处理了好几天公务,又恢复了之前练武、给自己学生授课的日子。

至于那些从突厥大军手中打劫到手的粮草、钱财,陆卓下令全部归入汉王府,由户部统筹使用。

有打劫突厥大军所得的海量的金银钱财为底,他随即又画出了上面写有“汉”字的新的五铢钱,让户部与工坊一起负责铸造汉王府的全新五铢钱。

又过了半个月,陆卓决定先在塞外统一语言、文字和度量衡。他让父亲陆义组织大量人手编纂字典,并提供了后世新华字典模板给父亲陆义,将汉语拼音引入字典之中,让他按此来编纂。

陆义见是编纂字典,大喜,这可是能名垂青史的大事、好事!对于能主持字典的编纂,他是最为高兴的。他随即便网罗了那些已学过汉语拼音的陆氏书院学子们,开始领着他们忙于字典的编纂。

接着,陆卓又找来了工部尚书马明,与其一起制定了全新的度量衡,将后世米、分米、厘米、毫米、升、克、斤、公斤、吨等等全部抄了出来,建立了完整的度量衡体系,并开始在工坊及遍布塞外的陆氏书院各分院推广。

陆卓之所以决定优先统一语言、文字和度量衡,一是为了使用方便。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想要实现民族大融合,那么,各族之间会说同一种语言,写同一种文字,用统一的各种度量衡单位,是让各民族在潜移默化之中,不知不觉间便融合在一起的最好办法之一。这种温水煮青蛙之策,对于实现各民族融合既有效又相当温和。

陆卓打算先在塞外实行,待挥师入关统一中原之后,再推行时便已有了基础,相对来说会更为容易、顺利一些。

随后,陆卓又找来了农业司的贾贯,与其商议了大半个月关于农、林、畜、渔、牧等方面的事情,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两人一起制定了汉王府的第一部农典。

这部农典将治、防风沙,减少塞外沙漠化的内容也列入其中。并制定了塞外农耕面积的上限以及单位面积放牧马、牛、羊的上限。

期间,陆卓也找来了户部尚书甄罗,与他商议了一番开发北边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一事。

为了将整个西伯利亚牢牢控制在手中,陆卓随后更是决定在西伯利亚修筑五十座新城池和大量的水泥路。并推出新的鼓励移民至西伯利亚的政策,允许移民至西伯利亚的汉人开垦的耕地,一百亩内不用交付租金,超出一百亩的部分才需要交付极低的租金;同时也大幅度调低了汉人在西伯利亚放牧的税收。

当然,为了防止土地兼并,不论开垦出来的良田有多少,同样归属于汉王府,只允许自己耕种,不允许耕地买卖。

陆卓前世可是非常清楚,西伯利亚虽然无霜期较短,但是却可以种植一季的大豆、土豆、玉米等农作物绰绰有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