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163(1 / 2)

  郑伯现在一转思路,对周再恭敬不过,那位周天子虽然被他欺辱过,可也知道两者联合才是最好的道理,竟然欣然接受。

  这些准备工作郑国并未瞒着,所有天下间都知道,这次郑国的名士会一定会非常盛大。

  所有文人墨客,王孙公子,先生夫子,会齐聚郑国。

  十年前的名士会,那会各国还打仗呢,天下饱学之士照样齐聚郑国,百家思想齐聚郑国碰撞出的火花至今在被天下学者消化。

  而且在郑国名士会发表看法,无论说话多么狂妄无礼,都不会有人计较。

  因为这不仅是诸子百家们的彼此诘难的地方,同样是探讨各种学说的地方。

  按照纪凌的看法,有些他那个时代稷下学宫的感觉,只是稷下学宫常年设立,是当年第一所高等学府。

  谁都可以去讲学,谁都可以去讨论,是天下士大夫向往之地。

  他们谁都可以问政,当然问归问,创立稷下学宫的齐国国君采不采纳又是另一回事。

  但这种自由的态度,为灿烂的百家争鸣创造极好的环境。

  百家争鸣带来的壮观文化财富放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像现在的纪国,虽然也有官学,但这种自由辩论,广纳贤才的地方还没出现。

  便是郑国现有的名士会,也才十年一次,一次两三个月,虽然给了各家准备言论的时间,可时间跨度太长,很多优秀的言论并不能全部采纳。

  纪凌其实心里有个大胆的想法。

  只是要不要实现,还要看郑国名士会的情况。

  郑国周朝六百二十八年年初,开始向天下诸侯国发请柬。

  三月二十,名士会正式开始,六月二十结束,为期三个月,邀请天下饱学之士参加名士宴。

  天下诸侯七国,郑伯先给周天子上书,周天子肯定不去,只是表明尊崇周王的态度。

  除周天子外,第一个收到请柬的就是纪国的两位公子,以及耘先生。

  名士会对上的不是诸侯国国君,而是各国所有的士大夫,读书人。

  能接到邀请函,那就表明郑国对他们个人的认可。

  至于为什么是纪国的名士公子们先收到邀请,也是郑国释放的善意。

  可以说每一步都是有原因的。

  郑锡还感慨:“当年我在的时候,怎么没见郑伯如此小心谨慎。”

  纪凌笑:“幸好如此。”

  话虽然简短,还有些不好听,但明显在夸郑锡。

  幸好那时候郑伯不靠谱!

  不然我们怎么能拐来你!

  郑锡自己都笑了。

  不过能开这种玩笑,也说明郑锡对回郑国一点想法也没有,这次名士会也给他发了请帖,他根本不打算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