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碾场这件大事(1 / 1)
高考的事几家欢喜几家忧,在大人们激烈的攀谈和交流中慢慢落下了帷幕。人们来来去去,这高塬上的日子不会因为谁的离去而改变。
炎热的夏季里最后一件重要的农活就是碾场了。碾场俗称轧谷。人们把收到一起的麦堆,散开后一层层把麦垛平铺在麦场上形成一个大大的圆;然后用卸掉斗厢的拖拉机后面拖着一个有着800多斤重的石轱辘,在麦场上一圈又一圈飞奔。这样,麦穗里的麦谷渐渐就碾落了下来。通常,这样忙碌的日子,一般一个家族或是交情好的几户人家互帮互助,一家一户按顺序先后依次轮流作业,配合得非常有默契。
碾场的日子,大家都期待着有一个好天气,最好是烈日曝晒;因为麦谷更容易脱落下来。一大早,脱谷的这家人先把麦垛一个个从麦垛磊成的麦堆上取下来,散开,然后一圈一圈从麦场中央一层一层铺展开。当然,并不是每家每户有拖拉机。因为碾场时节家家户户容易扎堆抢收麦谷,所以得提前约了开拖拉机的主家来帮忙碾场。
孩子们最羡慕的就是开拖拉机的人了,左手扶着拖拉机左把,右脚搭在拖拉机右把上,那游刃有余转完一圈又一圈的神情,简直不要太神气啦。当时,能开拖拉机的人在这方圆百里也是非常神气的一件事了。在盼弟爷爷奶奶那辈根本想不到有一天能够用机器代替人力来收麦谷。他们那会都是用一种特殊的农具,人们伸长手臂往上一挥棍子,棍子上的竹帘一样的组件就顺势随着惯性飞上去后,又随着重力再卷下来砸落在铺平的麦垛上。那竹帘子飞上去卷下来、飞上去又卷下来,这样反反复复,人就像一个行走的轴承一样,通过人力借助惯性及重力把麦粒儿一点一点往下赶。时代真得在发展,只有意想不到的,没有实现不了的。
等到所有的麦秆被压的似乎是平平展展,稀碎凌乱的时候,拖拉机师傅就歇了火。然后来帮忙的邻里亲友拿着长柄叉农具不断地把麦秆轻轻一点一点全部挑起来。当所有的麦秆都再次看起来蓬松变厚时,拖拉机就接着像刚才一样“哒哒哒,哒哒,哒哒哒”非常有节奏感地飞奔起来了。最后,当麦秆被碾压的体无完肤时,这碾场基本就完成差不多一半的工作量了。人们把稀碎的,没有了脑袋的麦秆用叉挑到了麦场的边缘的一个角落。
草帽或是头巾下人们的头发湿漉漉的粘在头皮上了,汗水几乎让衣服湿透了。是时候该休息休息补充一下能量了。所有来帮忙的人就在麦场的角落有阴凉的地方席地而坐。盼弟母亲做好了午饭,切好了西瓜。几个孩子帮忙把做好的放了肉丁的萝卜菜汤端到了他们的面前。他们先大口吃了几牙西瓜,后又就着大馒头大口大口吃了三四碗菜汤。饭后,泡上一壶甜甜的八宝茶,真是神清气爽,精神百倍。
而补足了体能的庄稼人,接下来要干的则是最脏最累的活了。拖拉机取掉了后面的石轱辘,而在车头侧面靠近麦场内侧的位置了大风扇。随着拖拉机发动,那风扇快速转动。人们用木制的锹铲起混在空麦壳里面的麦子一起朝着快速转动的风扇的上风口抛向空中。空麦壳随风飘到了下风口更远一些的地方,而粒粒饱满的麦子垂直掉到了风扇的旁边。最后,当所有的麦子干干净净地展现在人们的脚下时,碾场工作就要接近尾声了。人们用白色的蛇皮袋子把麦子打包扎装好后,背到了院子里的粮房里整整齐齐地码好。随后终于忙完时天都黑了,满头满脸甚至睫毛和眉毛上都是灰尘的人们,走进院子里简单洗洗手后,终于可以坐下来踏实地吃个晚饭了。
饭后帮忙的人们都走了。姐姐帮忙洗锅,盼弟和弟弟负责收拾碗筷,把屋子打扫干净。而盼弟的父母也没有停歇,开始了最彻底的收尾工作。之前父母都是在月亮的光辉下连夜把麦秆整理成草墩子。幸好这次父亲和弟弟提前给家里的内院和外院都通了电、安了灯泡,这样干起活来方便多了。父母收拾清扫好麦场,夜也深了,他们洗漱洗漱就抓紧睡了。因为,第二天的早晨还得早早起床去给排好的另一家去帮忙碾场呢。
间接参与和见证过这一切的盼弟,发自内心地明白了小学课文里的那句诗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播种到落入碗中的一碗一碗面条,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