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改造的星体(1 / 2)

这里是距离太阳约5.2个天文单位的木星轨道处。

从宏观尺度上来看这里的物质密度要远大于其于宇宙空间中,其主要原因便是木星,木星那庞大的引力在这半径达到数千公里的球体空间内占导地位。

不过从人类的角度来看这里同普通的宇宙空间并没有什么区别,出了几块零零散散的碎石绝大多数的物质都被藏匿在幽暗之中。

这是一块寂静之地,但现在这维持了数亿年的寂静被打破了。

一颗直径约为六百公里的星体出现在哪儿,在这无数星体纵横的空间里它的出现本身并不有什么值得人惊叹的,真正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它身上的明显的人为痕迹…

“惯性航行倒计时结束,正在计算相关行行数据…计算成功!

引导者号飞船目前太阳系内相对速度为8.14公里每秒,未超过第二宇宙速度。

相对目标星体约4.6点六万公里,相对论效应差异为***

离子引擎已关闭,以工作时间为466小时59分42秒。电离子气态工质引擎已启动,预计持续时间为3小时44分22秒…”

飞船上的智能程序朕兢兢业业的汇报着目前行行状况,以它的智能化程序已经可以做到接管引导者号飞船98.8%以上的操作。

引导者号是一艘宇宙飞船,不同于过去等那些人造卫星,它是一艘具备了初步宇宙航行能力以及维生能力的飞船,曾被誉为新时代文明六大奇迹之一。

引导者号宇宙飞船长度为126米,满载质量为7400多吨,主体形状类似于一个稍微扁平的球。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扁球,却耗费了人类将近二十多年的时间。

飞船正以约莫三厘米每秒的减速度向着木星系统飞去,否则以原来的相对速度它将会直接穿过木星系统。

地球距离太阳只有一个天文单位,但是这里却距离太阳足足五个天文单位还多!所以从飞船上看去太阳暗淡了许多,只是比周围的星星亮一些罢了。当然,这仅仅是以人类那薄弱的双眼观测的结果,如果用相对专业的天文观测设备来观察的话便会发现,这片空间里的绝大多数光和辐射还是源于太阳的。

看着外面那一颗虽然散发着微弱但却恒定光芒的恒星胡涛内心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失落和孤独感。

这是他距离家最远的一次,不是出村出省或出国,而是跑到了距离地球将近九个天文单位的遥远外太空中!

“睡一觉吧,三个小时呢。”

身边的一位程序员忽然转过身来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用着些许疲惫的语气对胡涛说。

“不了,还是待在这儿看看星空比较好。”

“那随你吧,如果可以的话帮着看一看数据,智能程序毕竟不是万能的。”

程序员双脚一蹬,自如的跨过了那道隔离门向着休息室飘去。虽然飞船98.8%的操作都可以由智能程序完成,但是剩下的那1.2%也是相当庞大的了,再加上智能程序的一些处理漏洞,程序员们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

不过飞船此刻正处在减速过程中绝大多数的仪器停止工作,只需要很少的人为干涉并可以维持整艘飞船的运转。

在程序员走后飞船控制时又变得清冷起来,两个人的时候或许还能互相寒暄一下,但现在只剩下胡涛一人,那种孤寂感愈发明显。

三个小时十分漫长,不过对比两个多月的漫长旅行这不算什么。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这亘古不见的宇宙里无声无息的溜走。

三个小时后引导者号到达了目的地,一刻充满着文明活动痕迹的直径达到940公里的巨大星体。

透过飞船内的观测设备,胡涛能够很清晰的看到这颗星体的整个轮廓以及环绕着他运动的几个大型建筑物。

只是让他感到疑惑的是面前的这一颗星球似乎并不属于木星系统中的任何一颗星体,木星系统中那七十多颗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新体中似乎并不包括这一颗。

在进行一番比对之后胡涛放弃了这种做法,他毕竟不是专业的天文学家也没必要在这事上较真。这个星体已经在客观和主观上存在了所以再去辨别已经没有意义了,毕竟他不会因为你不想让他出现在这儿就消失。

在整理好思绪后,胡涛离开了控制室来到了储藏室中还是为即将而来的登陆做准备。

作为一艘宇宙飞船,引导者号已经具备了在空气密度小于0.15千克每立方米,引力小于6.2米每秒加速度的星体上升降的能力。但它还是停在了距离这颗岩质行星体五千多公里的同步轨道上,毕竟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挣脱星球盈利是需要庞大燃料的。

在智能程序的精准操控下,引导者号同一座最大长度达到480米的空间站对接在了一起。

这是同步轨道上最大的一座建筑物,也是唯一的一座载人型建筑物,它上面的储备物资足以让110人存活超过半年的时间。

随着内舱门的关闭,气压调节是开始释放气体,以氮气和二氧化碳居多。几十秒钟后调节仓的指示灯转变为绿色,外仓门打开了。

胡涛一行人拉着一台台仪器走向空间站,也可以说是飘向,毕竟在这里引力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检查一下仪器是否正常。”

胡涛一边观察着四周一边这周围的几人说道。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里,但由于提前看了大量资料对各项流程还算是一知半解。

“第一次来是吧?喏,去把身份信息登记一下。”

这是一个身穿深灰色衣服手中拿着工作电子平板的宇航员忽然抬头对胡涛说。

“明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