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朱标都难以解决的问题53(1 / 2)

在夏元吉应承下来之后,朱标就把人赶出去了,主要是让他回去好生研读他送过去的书籍,想要发展水利,治理水患,基本功不扎实,那可不行。

随后朱标来到偏殿,他与夏元吉的对话,根本就没有对这些人掩藏,他就是要让这些人好好看看,只要有能力,他就是会重用的,所谓的资历,在他这里无法发挥作用,唯有才能。

朱标到来,所有人尽皆行礼。

“参见太子。”

朱标抬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即说道:“如今你们折章也看了不少,有没有什么想法?发现什么问题?”

众人闻言,心头无奈,只得出声。

“回太子,并无发现重要问题,不过在其中,有五道折章,是弹劾凉国公的,言凉国公唆使太子亲自领兵出征,置天下社稷于不顾,列出凉国公十条罪状。”

铁铉率先开口,因为这里就是他与陈琏在负责,两人又以铁铉为先。

朱标接过折章,顿时有些无奈,这五道折章,基本都是就是从提,依旧是蓝玉惹下的那些事,又加上现在增加了一条铁铉说的,朱标都无语了。

自从蓝玉势大开始,关于弹劾蓝玉的折子,就一直没有断过,因为这事,有两个御史被蓝玉叫人打了一顿,因为这事,现在闹得更凶了。

朱标也懒得去管了,上书弹劾,本就是这些御史言官的责任,现在是有蓝玉被他们集火,哪怕没有蓝玉,这些人没事都得找点事出来弹劾,没人都得找人弹劾。

这个时期的言官,还不像‘大明二代战神’之后的那样,尤其是朱见深之后,言官大部分就变成了有钱有势,就能想弹劾谁就能弹劾谁的。

现在的言官,还要为自己所言的而负责,毕竟要是来假的,是真的会被朱元璋砍,但是御史台嘛,又不能闲着,一旦闲着,就显得他们很没用,一旦被朱元璋给察觉到,倒霉的又是他们。

所以他们只能这样做了,加上他们确实挺恨蓝玉的,有时候没有大事,自己都会想办法,找出一些犯错的人来使劲弹劾,只要让御史台抓到小辫子,不好意思,至少一两年内,别想有安生日子过了。

哪怕他们明知道有的弹劾折章递上去了,也会被他还有朱元璋留而不发,但是他们就得写,这就是他们的职责与态度。

所以哪怕是朱元璋这么一个狠人,对于御史台的这帮人都是又爱又恨,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硬茬子,哪怕朱元璋的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都敢接着弹劾的。

但真要是出了事,这些人是真上,绝不含糊,管你是谁,该就得参。

朱标回忆了一下,大明似乎就他还没有被弹劾过,不知道是他这个原身做得太好,还是那些人带了过滤眼镜,自动过滤了他原身那些做得不好的了。

朱标不再去想,直接叫来宋忠。

“去把这几道折章送到凉国公府,告诉他,孤说的,不许打人,让他好好思过。”

宋忠一脸的怪异,直接拿着折章下去了,下面的铁铉等人看着朱标的处理,心中也是高兴。

这事朱标处理得,他们都是万般赞同,让朱标去责罚蓝玉吧,就这么点事,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不说吧,蓝玉这人偏就不改,该咋还是咋,朱标让宋忠送过去,就是想要让蓝玉自己认识到问题。

虽然他也不知道有没有效果,对蓝玉这人有没有用,但没法,这人就得刺激刺激,不然不动。

待朱标处理好之后,陈琏站了出来。

“太子,臣发现一折章,如今我大明的学院建立,使得人才储备这块,依旧不完善。

如今各府,各县,所办学院几乎出自民间,朝廷所修建的学院,甚少,这样会导致这些学子,对朝廷的认可度不是那么高。

若是出现别有用心之人,资助学子,一旦学子将来步入仕途,那么昔日的资助之情,必然会对那学子有所束缚,以致于步入歧途。

臣建议,朝廷应当扩展学院的建立,使得学院归朝廷所有,这样一来,学子进入学院,便能知道,他们都是朝廷所重视的人。

在完成学业期间,他们必然会用心研读,不辜负朝廷,不辜负皇上,不辜负太子,同时将来进入仕途,也将会对朝廷、对皇上、对太子,更加忠心,起码不会轻易间,步入歧途。”

陈琏说完,杨士奇突然也是站了出来。

“禀太子,臣赞同,臣自幼家境不好,一岁丧父,后跟随母亲,家母改嫁德安罗氏,臣也改姓罗,去往陕西,后被看中,得以完成学业,后德安同知去世,臣以及家母回到德安。

回到德安之后,臣便在湖北、湖南等地游走教学,以供养老母,在此期间,臣见得太多,许多不错的人,因为囊中羞涩,无法进入学院入学。

大明百姓,如今生活各方面虽然有所进步,但在学业这块,依旧有太多人无法入学,许多人只能进入到当地豪强,以求自家子嗣能够跟随进入学习。

倘若有发现聪慧者,这些当地的豪强,便会进行拉拢,使其为家族效命,若是进入到朝廷中枢,这些家族便会通过嫁女,加上平日里的恩惠,使得这人在步入仕途之后,会为其在当地,大开方便之门。

若是朝廷举办学院,再进行监督,若是出现才德俱全之人,皇上与太子也能在第一时间知晓,可有效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可让朝廷人才储备,更加充足。”

陈琏与杨士奇说完,朱标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两人所说的问题,都是关于教育的啊,说的情况,也是普遍所发生的,大明科举每次放榜,中榜的士子,哪个没有被几家富有之人招揽过啊。

除非学子本身就是出身于富有之家,若是普通百姓,完成学业,再从县试、府试、院试,再到乡试,会试,最后再冲杀到殿试,普通百姓之家,哪里能够负担得起这么大的一笔支出。

其他朝代他不清楚,但他想来也应该差不多,在大明,从读书到做官,可是没有那么容易的,比起后世的上岸,都还要难。

各种考试,各种奔波,绝大部分的人,若是没有好心人、贵人资助,根本没有办法出头,这虽是弊端,但也没有任何办法。

朝廷若是出这笔钱,只需要几次科举,国家财政都得崩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