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 2)
可是子楚也不可能忘记自己曾经抛妻弃子的事实,在赵姬和嬴政的心里都是怪着子楚,所以子楚就想通过努力,能够让他们原谅自己。
结果在赵姬这里碰了壁,子楚只好转向嬴政。万万没有想到嬴政的几句话点醒了他。
已经发生的事情,不是子楚说几句好话或者是做几件事就能够抹去,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嬴政身上,倒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好他份内的事。
子楚如果想要顺势成为大秦的王,他须得如何?
最起码也得干出些漂亮的事,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才能够得到秦国君臣的另眼相看。
指望嬴政把他弄到秦王的位置上去?子楚是不是忘记了?嬴政是他的儿子,并非他子楚是嬴政的儿子。
嬴政从赵姬那里得到答案之后,一时半会儿没能消化过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当真懂得多了,之前在听说子楚把他们母子抛下,逃回秦国之后的愤怒,这些日子他已经很少想起。
甚至嬴政都能感受得到,那些愤怒在不断的减少。
站在子楚的立场,没有能力回到赵国救出赵姬和嬴政,难不成当真要一家子都死在赵国吗?
没有人知道他们死在赵国,秦国会不会为他们报仇。哪怕就是子楚自己也不敢有此保证。
对于秦国来说,子楚是一颗棋子,一颗送到赵国,安赵国心的棋子。
子楚在赵国如履薄冰的活了那么些年,因为他清楚,秦国之内没有人能够为他讨回所谓的公道,或许他死在赵国真的只是死了而已,最多给了秦国一个发兵的机会,除此之外,或许根本没有人想得起他长的什么样子。
要说子楚甘心那样死在赵国,嬴政是不相信的。因此当有一天,他有机会名正言顺地回到秦国,甚至还有可能往上爬,将来有一天可能成为秦国的王,不懂得取舍谋划的子楚,才是真正不配作为嬴氏的子孙。
嬴政慢慢理解子楚的行为了,心中的愤怒也在渐渐的得到平息。因为或许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他也有可能会做出和子楚同样的决定。
嬴政有些能够体会赵姬说过的那句话:除生死之外再无大事。
从那以后,嬴政渐渐的发现,子楚开始上朝,也开始在嬴稷的面前崭露头角。
子楚就如今诸子百家聚集咸阳的情况,给嬴稷提出的建议,认为秦国可以从中选几个人入仕。
“这么多人,可用之才必然是不少的,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入朝。”嬴稷当时本来也觉得诸子百家进入了秦国,很快秦国肯定能得到不少的人才,结果却发现这群人既然一心只扑在著书立说上,嬴政和几个朝臣出面已经伸出了橄榄枝,都没能让他们心动。
还真是一心只想著书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