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用户至上(四)46(2 / 2)
英文进入专业领域,我们会发现单词越来越长,越来越难记,需要的英文词汇量几万才起步。
和文字特性一致,汉字输入也是先易后难,越往后发展,汉字输入越容易。
在中国会打字的,这几乎不是个要求,是个人都会。在欧美,能熟练打字的人口不到一半。
游戏机和掌机流行度高于电脑,这在欧美属于自有国情在此。
闲篇儿不扯了,继续我们的故事。
GB这种掌机,几乎所有的配件都是可以替代的,照着扒一个同样性能产品几乎没有难度,性能更好的也不难,成本高不了多少。
数年之后,山寨的GB掌机就会遍地都是,价格掉到几十块一个,就是这个原因。
最令陶陶和阿宝尴尬的一点,使用8080处理器的产品,输入英文数字,和输入汉字,成本都一样,不需要更换任何设备,只需要调整软件编码。
完全可以一个产品上,同时具备输入英汉两种文字的功能,再加几种文字也不会增加成本,甚至再加一个英汉词典都毫无问题。
以8080处理器的性能,别说数字英文汉字这些,万年历也可以加进去,计算器和通讯录也不在话下,再加几个游戏都行。
限制性能的地方,在于体积和电量,体积也更多是被电池所限制的,最终的焦点是电池的体积。
电子产品果然是用电的,归根到底原来还是看电池嘛。
这些技术条件,对于金玉公司是巨大利好,意味着新产品的研发难度很低,进度会非常快。
香江、宝岛、日本大批的厂商,都能提供性能近似的零配件,性能更好的也有。
金玉公司有大把的选择余地,不用担心零配件来源问题,不可能被卡脖子的。
不过能花别人的钱,当然不用自己的嘛,金玉的产品又不是自己生产的,代工生产是魔都金玉电子的事情。
魔都金玉电子马上就是国资占大头了,让他们去想办法生产吧,金玉公司作为甲方提技术要求就行。
世事就是如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有好处就有坏处,没有只占便宜的事情。
只占便宜不吃亏的办法,都写在刑法上面了,大家想都别想。
金玉公司一开始,选择组建合资的魔都金玉电子公司做代工厂,就是因为电子设备生产技术需要不断升级,技术投入的成本极高。
金玉公司要赚钱追求利润的,代工厂不行可以换一个,没必要都抓在自己手里。
金玉公司和魔都金玉电子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以后魔都金玉电子能不能继续给金玉公司的产品代工,怎么继续代工,都要再谈了。
魔都金玉电子现在是国资为主嘛,进口多少零配件,和27号谈呗,都是国家的人好说话嘛。
引进其他外资和技术,撇开金玉公司,这一点倒是不得不防,合作方可不算是伙伴,不值得信任的。
计划要加快,还是要趁着魔都金玉电子还在金玉公司手里握着,尽快推出新产品。
还是老办法,先用进口零件组装,尽快推出产品抢占市场。
再想办法逐渐国产替代,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1990年国产的8080单片机处理器也有了,只是体积不够小,达不到金玉公司的产品要求。
除了处理器,好像其他的都能国产化的样子,试试呗。
向国内各个计算机厂询价,让他们想办法,有枣没枣打三杆子,没准儿就行了呢。
一试还真的行,正好赶上了,空军也有类似的产品要求,国内早就已经引进了这种规格的芯片生产,以前是用来做导弹的。
这时候的军工企业都在转产军转民,金玉公司正好赶上了,国产芯片的价格比进口的低一半。
现在金玉公司要是生产GB掌机,能比老任的产品价格低一半,三分之一可能也行,利润低一些而已。
老任的GB掌机,在他们那里已经是成本价,算上铺货的渠道成本,老任的主机几乎是不赚钱的。
中国制造的能力,在1990年代已经不可小觑了,未来更是无可限量。
都说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金玉公司这不也赶上风口了嘛,该着金玉系要起飞呀。
1990年的中国,工业门类是齐全的,除了极个别尖端技术以外的,各种技术门类的产品都不缺,生产成本也足够低,产业集群效益已经具备了。
这时候的中国社会,最缺的其实是资金,其次才是技术引进。
也是因为技术门类齐全,引进的技术才能快速形成迭代,替代提高原有的技术。
限制原有技术迭代速度的主要也是资金,研发需要的资金比较高,那时候还是穷啊。
金玉公司是赶上了,所有的技术都是现成的,只缺资金进行整合,现在的金玉系最不缺的就是人民币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