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巨人帕鲁?什么鬼!(1 / 2)

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二月二十五日,夔州府太平县(现万源市)北方二十里处。

“冲啊!”

“杀啊!”

“我投降,求军爷饶命!”

“啊!!!”

各种喊杀声,求饶声,惨叫声编织出一场大屠杀的序曲。

是的,大屠杀!

在此处交战的总共三股势力,被围在中间的人数最多,大概五六万人。

这是自号‘八大王’,人称‘黄虎’的张献忠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

从南面太平县方向围剿过来的官兵有将近一万人,这是由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秦良玉所率领的石柱宣慰司官兵。

而从北面围剿的有六千人左右,为首的是一名身穿银鳞铠甲,跨、胯骑白色俊马的青年将军。

他是都指挥使、石柱宣慰使、‘小马超’马祥麟,秦良玉之子。

马祥麟的兵力虽少,但尽皆都是手持刃钩铁环白枪,久经战场的精锐白杆兵。

他为崇祯皇帝征战数年,直至发妻阵亡才上书请辞,率军从北方归来。

正巧与母亲一起围住了这位在夔州府连战连胜的八大王。

这群衣衫褴褛,武器参差不齐的农民起义军历来都是打顺风仗,靠着自身挟裹的庞大人数吓得各城镇开门投降。

遇到这支敢在浑河与努尔哈赤的后金精锐贴身肉搏的白杆兵,那只有哭喊求饶,四处奔逃的份。

如果是在影视剧中,李晓东看到这种数万人真刀真枪战斗的大场面,一定会高呼过瘾。

但悲催的是,他昨天刚穿越成张献忠麾下农民军的一个小旗官。

此刻正满脸惊慌的带着自己所属的难兄难弟们狼狈逃命。

张献忠少时读过几年书但根本没学进去,后来直接去当了兵。

所以他麾下的部队直接沿用了大明朝的卫所军制。

一个小旗总共十人,加上李晓东便是十一人。在数以万计的农民起义军中,他们非常不起眼。

秦良玉和马祥麟的主攻对象自然是张献忠从起事初期便带着身边的七八千嫡系部队。

可张献忠非常狡猾,根本没有打算与她们母子硬碰硬。

他以挟裹的这五六万农民军为肉盾,带着麾下精锐朝着东北方的湖广布政司(现湖北、湖南区域)快速遁走。

这五六万农民军如同无头苍蝇般四处奔逃,其中大部分跟着张献忠的帅旗朝东北方向逃去。

前世只是个普通二本理科生的李晓东,虽然对大明崇祯朝的了解仅限于高中历史和影视剧水平。

但他知道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农民起义军领袖最终都会战死。

更别提对方现在还吸引了明军的大部分注意力。

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带着麾下小旗,混在一群比较聪明的逃兵中朝与之相反的西南方逃遁。

嘭!

哗啦啦!

嗯?

一阵巨大的响动传来。

正逃窜的李晓东转头便看到一辆辆辎重车被逃兵们掀翻,白生生的米面和黄灿灿的玉米洒得满地都是。

大量逃兵完全不顾那少数追杀他们的明军,围在辎重车附近哄抢。

这些被张献忠挟裹的农民军大多都是从天灾不断,饿殍遍野的陕西布政司而来。

在他们眼中,粮食比自己的命更重要。

“大兄,地上好多吃食。

我们……”

说话的是一名有点斗鸡眼的瘦弱青年,他是李晓东的二弟,李晓南。

他们李家东南西北四兄弟都被分在这一小旗,这也是原主能够成为小旗官的重要原因。

融合了原主记忆碎片的李晓东自然明白这个便宜弟弟的意思。

他们现在的身份是造反失败的逃兵。

之后要么逃到偏僻之地隐姓埋名的艰难求生,要么便只有落草为寇,趁被明军剿灭前活个痛快。

但不管怎么说,粮食都是他们的必需品。

粮食必须抢,但不能这么莽撞!

脑中念头一转,李晓东心中立马便做出了抉择。

他快速环视一圈,最终将目光锁定在辎重车队最后方的那些马车。

这辎重车队是张献忠在夔州府的战利品,最前方是价值最高,装满金银财宝的马车。现在已经被张献忠嫡系部队草草瓜分。

中段是从各城镇的粮仓,富家豪府劫掠来的肉干米面,蔬菜瓜果。

而规模最庞大的后半段则是平时发放给数万农民军的军粮。

这军粮是由粟米、麦麸子、野菜揉在一起烤制的硬饼。

难吃,但是可以填饱肚子。

现在辎重车队中段的肉干米面,蔬菜瓜果洒得一地,自然是没多少人去抢这些难以下咽的硬饼。

“想活命,还想填饱肚子的兄弟跟我走!”

担心人手不够的李晓东对旗下另外七名士兵低吼一声,直接朝着辎重车队最后方而去。

封建王朝都是用的愚民政策,没几个农民能在这种混乱战场中有自己的主见。

所以那七人对视一眼,紧紧跟在李家四兄弟身后。

一小旗人在数万大军中不算什么,但在各自为营的逃兵中却算得上一股力量。

手持有少许豁口的雁翎刀,眼神极为凶恶的李晓东等人,没有费太大的力气便抢到了三辆运输军粮的马车。

李晓南三兄弟还欲继续抢夺,但被李晓东高声喝止并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这处混乱战场。

这些运输马车用的都是骡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