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旧案208(2 / 2)
我皱了皱眉:“幽州刺史,怎么说也是从三品的官员,陛下钦点,他怎么敢?”
“是啊,他怎么敢?”老相爷遥想当初,轻轻眯了眯眼,“这件事当时在朝中也引起轩然大波,满朝大臣集体上书请求严惩莱阳侯,可最后还是让他逍遥法外了。”
我不解:“为什么?”
“因为他们手上有重兵二十万呐!”老相爷重重叹了一口气,“当时朝廷有多少兵?京畿附件的折冲府加起来,满打满算,不过八万人。这八万人有一半是根本没拿过刀枪的农民,你要他们如何和军容整齐、日日操练的边军打?从河东过了洛阳、过了潼关便是长安,若这二十万大军真的挥兵南下,谁可阻挡?”
我抿了抿唇,“朝廷这是割肉饲虎,就由着他们这么坐大?”
“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毙,”老相爷道,“这件事之后,大家便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陛下下设监军一职,代表朝廷协理地方军务,但是这个监军由谁担任又是一个问题。”
“一般朝臣首先威慑就不够,节度使已经是正二品官,一州刺史他们都能随意屠杀,谁还敢冒死前去。圆滑世故之人与他们狼狈勾结,刚直不阿之人又怕被他们肆意谋害,所以当时的监军人选确实犯了难。”
我追问道:“最后选的是谁?”
“徐明。”老相爷道。
“如今的内侍省大太监徐明?”我暗暗吃了一惊,没成想一个陛下御前端茶送水的太监竟有如此胆魄。
“就是他,”老相爷点头,递过来一杯茶,“当时的徐明还只是内仆局的一个管事,幽州之事发生后自告奋勇担任监军一职,陛下感怀其勇气,加官左监门卫大将军,担任河东监军一职。此人正是你爹柳俞英谋逆的人证之一。”
“什么?”我举着茶杯愣住。
“延合七年冬,徐明从西北传回急报,陈楚山集合莱阳侯,魏国公欲起兵谋逆,中书令柳俞英与他们里应外合,消息送回来了,人却没回来。直到景行止出兵平叛,才从叛军手里把人救回来。据说是从一群饿狗嘴底下抢回来的,当时人已经不成样子了,半条腿都被啃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