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甘入虎穴定妙计35(1 / 2)

盛夏连阴雨,刷刷浸万物。下了一整天的雨,已看不出是何时辰。

大概天色向晚,在泥泞的山道上,雨雾朦胧间,似有影影绰绰的三个人影,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肩上挑着担子,艰难地蜿蜒而上。

三个人影来到山顶的尽头,一个小湖挡在前面。

小湖纵横约有十丈来长,湖水深不见底,湖心卧着一个饭桌大小的石头,湖的左右两边是笔直陡峭的石壁。

此时,天色更晚,雨雾更大。

“喂……,对面当值的老哥,劳烦放下吊桥。”三个人影驻足湖边,放下肩上的担子,领头一人向湖对岸大声喊道。

湖对岸两堵石壁之上,左边树丛中探出一个头来,雾气朦胧间看不清喊话的人,便询问道:“什么人?来此何干。”

“哈,原来是王老哥当值呀。”领头的人影答道,“我是山下老赵头呀,给豹爷和各位老哥送贡物来了!”

石壁之上那当值的王老哥似是和身边一个同伴交流了一下,喊道:“老赵头,怎么这么晚?以前这个点你都返回去了。”

“嗨,天还没亮就开始下雨,村里那张屠夫起来晚了,老半天才把这猪肉打理出来。”老赵头埋怨着道,“合着还下了一天雨,路滑难走啊。”

王老哥指了指老赵头身后的两个人影,道:“那几个是什么人?”

“王老哥,都是我的外乡亲戚。”老赵头指了指地上的三个担子,答道,“村里新煮了酒,又宰了个羊,都打理了来孝敬豹爷和各位老哥的。”

顿了顿,似是委屈地道,“我这老骨头一个人可担不了这么些贡物呀,刚好这几个亲戚在我家,就让他们帮忙来着。”

石壁之上,王老哥听了,和同伴点了点头。

两人转动绞盘,湖对岸上空“吱吱”声中,两堵石壁间慢慢放下一座吊桥来。

老赵头对身后的两个人影嗯了一声,三人挑起担子,踏上吊桥,鱼贯走过湖面……

老赵头身后的两个人影并非别人,正是俄干与韩江雪二人。

一天前,四人往昆明西平侯府送信途中,在定边府至白崖川的官道上,偶然间偷窥到西平候沐大帅麾下名将——洱海卫指挥同知赖镇在打猎时,不知何故,误入了山贼布下的虎网中。

以“豹爷”为首的山贼,趁机想狠捞一把,便将赖镇掳至山寨囚禁,让他的同伴回去带一千两黄金来赎人……

俄干等四人当时欲出手相救,奈何一不知山寨内部情况,二是山寨门口便有天险(小湖)难以逾越。四人回到山脚下的一处村庄,打听山贼情况。

四人从村民口中打听到,这伙山贼不知从何地来,在山顶那易守难攻之地已盘桓多年,且规定山下的村子每逢半个月便要轮流往山寨送“贡物”。

所谓“贡物”便是酒水粮食、蔬菜肉禽等一应生活用物。

起初,很多年轻的村民也奋起反抗,但那伙山贼武功高强、心狠手辣,在村子里杀人放火、打家劫舍,杀了十几个带头的村民后,几个村子便都无人敢反抗了。

其间,也有官府前来剿匪,但只要官兵一来,众山贼便坚守山寨不出。官兵攻了几次,损兵折将无数不说,还无法越过那易守难攻的天险之地。

而后,天下动荡,战火四起,官府自顾不暇,更无心剿匪了。

这些年,山下几个村子,在山贼的威逼利诱之下,顺从地轮流“上贡”。

山寨之中吃喝不愁,众山贼便也未再下山行凶。

只是战火连年,又逢饥荒,山下村民辛苦劳作、省吃俭用,也得月月“上贡”,日子可谓越过越苦。

刚好一天后,便是村民老赵头往山寨送“贡物”的日子。

俄干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提议道:“何不乔装改扮,去送‘贡物’,到了山寨里面,探清情况后,伺机而动!”

韩江雪三人听后,虽觉此计过于冒险,但一时又无万全之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下便决定冒险一试。

四人又再详细计议妥当后,第二日,说服了老赵头,乔装打扮一番,准备了酒食肉菜等。

墨灵菲与阿婻在山下准备好马匹,以作接应,俄干与韩江雪便和老赵头一起冒雨上山……

三人挑着担子,踏上吊桥,走过湖面到了对岸。

身后“吱吱”声中,三人回头一看,见那吊桥又从湖面缓缓升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