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25(2 / 2)
商岩一边翻阅笔记本,一边简略地向梁经理汇报着。
“皖北那批钢管,昨晚装箱运走了吧?”梁新初揉着眉心问道。
“运走了,我看着他们的代表验货签字的。”商岩赶快回答。
“好,本月还有一批是浙东那边的,数量多,任务紧,你也要多盯下!”
商岩最存疑的就是浙东这一批货。
昨晚发皖北的都不说了,起码这个去向就很容易引起叶队长和上层的关注,现在直接面对面发浙东?都知道浙东更穷,现在还有条件开工的厂子已经屈指可数,那些厂子的名单,早已摆在叶队长办公桌上了。
很可能,这批货是给“老四”的!
白天,趁梁经理不在厂,商岩悄悄溜去了车间。他发现,这批货除了对内径做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外,还特别在合同中载明了对内螺旋纹的要求。据说是为了衔接时车丝方便,但明眼人一眼就知道这是军事指标。
浙东?这是商岩目前最向往的地方,起码在那里能找到很多同志,甚至还能找到组织!可是,眼下的条件不允许商岩贸然地就向随车的人发出信号。他还得耐心地等待。
但是,身居其位,商岩还是必须有所表示,否则,他很快就可能被踢出行动队。
于是,第二天,他悄悄向叶队长转呈了一封《关于皖北陶瓷电容器去向的思考》,分析了自己的一些“疑问”:据自己的分析,这种电容器一般民用工程用不到,那究竟用去了什么地方?这种电容器售价很贵,谁是买家?买来干什么?
商岩事先已经从行动队其他同事那里了解到,皖北到皖西一带,日伪已经在那里设立了一个秘密工厂,类似于731,其中涉及的机密,不是一般人能打听到的。他们所需用到的实验器材,一般人也不敢染指。不要说叶队长了,就算再高十级,也未必敢深究。
何况,收件地址留的是到某个偏僻小镇就完了。即使查下去,顶多能根据收货人的体貌特征抓到一两个人。再下去,就真是荒郊野陌了,无从找出更多相关人员和最终去向。
商岩想,根据特务们的分析再来找自身漏洞吧,也许还真的可以打开一种新思路呢。
但是,到浙东这一批货明显是有问题的。自己不说,相信叶队长和其他手下已经、或者很快就能看出问题。
闭着眼睛猜,商岩也知道这批构件,他们是准备造土枪,一是对口径的要求严格,二是附加提出螺旋纹,三是其他指标根本不像其他工业要求。
但是,仅仅凭一个皖北的个案,还是个没有结果的个案,他离叶队长的期许还差得很远。
如何才能进入他的法眼,扩大自己的信息圈?甚至如何利用他找到组织?如何把他变为工具为组织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