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初出临海17(1 / 2)
1998年7月,川江发生了一件大事,陈桐柳包庇儿子走私,金额高达20亿,贪污受贿的数额巨大,被判死缓。苏小筱等走私集团成员被判3-10年不等,韩有成因主动投案,判三年有期徒刑。陈桐柳、陈进周的财产被全数没收,原与陈进周相关联的六角家电有限公司和绿洲集团,经核查无不法记录,仍正常经营,林雪全面掌舵两大集团,她把绿洲集团的总部迁往临海,专营房地产开发。丁少勇因898专案立一等功,升任临海市公安局局长。程嘉叶考上临海大学历史系。……似乎一切尘埃落定,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8月,程大山送嘉叶到临海报到。刚出临海火车站,大山惊叹:“真漂亮。”大山第一次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两个孩子求学这么多年,花费不少,妻子残疾,家里的重担都压他一人身上,时常身心疲累,他有时怀疑自己坚持让子女求学,是否值得。当踏进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这一刻,他觉得一切又都值了,他终于凭一双种田的手,把儿女送进繁华的大都市,未来充满希望。
嘉叶也是第一次进大城市,以前去到的最远的地方只有川江,仅仅是川江,她已经觉得好得不得了。没想到来到全国最富裕、最发达的临海,更加震撼,一切的不如意暂时都抛之脑后,她只想快步迎接她的新生活。
“爸,接新生的车,快走。”嘉叶拎着蛇皮袋朝临海大学的校车跑去,大山也挎上旅行袋跟在后面跑。
“快点。”嘉叶催促道。
车上的司机正在检查发动机,摇着手说:“别急!后面还有很多人。”嘉叶顺着他指的芳香看到一个学生摇着临海大学旗帜领着一群人走过来。
嘉叶怕人多,没位置,问道:“师傅,我们先放行李,好吗?”
“行,时间也差不多了,你们就上来吧。”
“爸,走啦。”
“等等。”大山跑到花坛边,不停地在水泥花坛边上,使劲擦拭解放鞋鞋底的黄泥。
“爸,你干嘛?”
“泥脏,车新,怕弄脏了。”
司机被大山滑稽的动作逗乐了:“老哥,您别忙,不要紧的,上来吧,脏了,我一会再打扫。”
嘉叶尴尬得满脸通红,拉着大山上车,车里已经坐了一些家长和学生。
一位大叔打量着他们,好奇地问:“你们是从哪里来?”
大山自豪地答:“程家村。”
大叔愣了一下,摸着头脑“啊?!这是哪?”
嘉叶连忙补充:“宸江。”
大叔又盯着他们看了一会,说道:“宸江,地方很漂亮,听说经济不好。”
大山有点恼,他知道这是说地方穷的意思,他扫了一下对方,他们穿着也很光亮,背的是皮袋,不服气地说:“穷不影响人的智商,我们孩子都上一个学校。”
大叔被怼得脸通红,还想嘲讽大山一番,旁边几个家长赶紧圆场:“大地方、小地方都是广东的地方。”,气氛才缓和下来。
儿女上大学的日子,大家都不想给自己添堵,一时间整车鸦雀无色,无人交谈。很快,车就到了临海大学,车子停在新生接待点,司机嘱咐大家找自己的学院报到。
学校又大又美,像森林公园。下车的程家父女,分不清楚东西南北。挤在人群找文学院。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引导员跑过来接他们:“欢迎新同学,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大山迫不及待地问:“小哥,文学院在哪?”
“我带你们去。”
“好的,多谢了。”大山一口川江普通话轻易就泄露了自己的来处。
“我们帮你提东西。你们是川江的吧?”引导的师兄热情得很。
“你怎么知道?”
“听口音。我也是川江”
“川江的学生很多吗?”
“多,这里有老乡会,很多同学都是川江的。不过,临海的消费很高,生活费要自己挣。”
“自己挣?怎么挣?”这话说到大山的忧心,他紧张地追问。
“找工作,促销,调查,家教,什么工作都有,很容易找,也很容易赚钱,有些师兄师姐可以赚一两千一个月,除了花费还有剩,完全不用家里寄钱。”师兄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兼职经。
大山震惊了,一路叨叨:“读书仔都可以赚两千块,我卖一年红薯都赚不了两千。”
交完学杂费和军训费,买一些生活用品,大山只剩下两百块给嘉叶了,相比其他学生的阔绰,大山有点难过,嘉叶本想告诉大山不要担心,因为陈进全在这里,但话到嘴边又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