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李密死熊州19(1 / 2)

李密经历被唐臣索贿、朝会献食之辱,决定离开长安。

朝会的第二天晚上,他悄悄通知王伯当、贾润甫过府议事。二人进入内室后,李密屏退左右,关上房门说道:“我等投唐后,唐主表面殷勤备至,实怀猜忌之心,故不被重用。与其郁郁而生,不如宁死一搏!我想再回河南重聚旧部,以图东山再起。二公是我的心腹挚友,可愿随我同去?”

王伯当道:“我与君誓同生死,愿随魏公同去瓦岗!”贾润甫稍微迟疑一下,说道:“我等走前可向唐皇告辞,说明东去是为了招揽山东旧部,一同归唐。”

李密点头称是,低声说道:“此事仅我三人知道,不可告诉魏征和黄君汉。他二人是翟让旧部,未必愿随我等同去。”计议已定,二人悄悄各自回府。

李密上朝时向李渊献计:“微臣自归唐以来,安坐京师寸功未立。如今臣的旧部遍布山东河南,我请命前去招抚,凭借大唐国威必能扫平东都,活擒王世充!”李渊听了点头称赞,让李密回府候旨。

李密下殿后,裴寂道:“主上绝不能放虎归山,李密诡计多端反复无常,此一去必然再次谋反!”李渊道:“天子之位乃天命所归,不是谁想坐就能坐的。朕今日放李密回去,假如他叛我,就如蒿箭射蒿子,让他与王世充鹬蚌相争,我坐收渔翁之利!”

李渊不但诏准李密,还同意王伯当、贾润甫同行。临行之际还为三人饯行,李渊举起酒杯道:“大丈夫一诺千金,我们四人同饮此酒,以表同心。朝内有人劝朕阻止御弟东归,但我与弟肝胆相照,不是他人所能离间。望你们东去以后,建功立业,不负朕意!”

三人听完感激涕零,李密领命回去准备启程。

再说李密等人收拾停当,又接到李渊诏命:原瓦岗人马一半留在华州,一半由李密率领出关。李密心里暗笑:“有这一半人马,我就能东山再起!”李密此时心情犹如猛虎归山林、蛟龙入大海,率领八千人马一路向东而去。

行军队伍中有一个人叫张宝德,此人曾任李密的长史。他追随李密投唐以后,感觉终于成为“官军”了,没想到李密又要带他东归,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张宝德深知李密反复无常的秉性,于是偷偷派心腹给李渊送信,言说李密此去必然叛唐。

李渊放李密东归以后,心里也有点后悔自己的义气之举。突然接到张宝德的密信后,李渊着即派快马传敕给李密,命李密一人一骑回朝,另有任用,所带军队就地驻扎。

正在急行军的李密接到唐皇的敕令大惊失色,对贾润甫道:“主上先敕书让我经略山东,如今又无缘无故诏我回去,一定是小人谮言起了作用,如果回去必死无疑。不如就此袭取桃林县夺得钱粮,再北渡黄河。如果到了徐世绩的黎阳,人马钱粮充足,大事可定!公意如何?”

贾润甫一听连连摇头,说道:

“自投唐以来,主上对明公恩遇深厚,何况李姓符合图谶,天下终归李唐。明公您既然已经归唐,就不要再生异心。再者唐将史万宝所部就在熊州,如果明公起事,即刻唐兵就至,哪有时间再召援兵?一旦担上叛逆的罪名,谁还接纳明公!依我之见,不如就按朝廷敕令行事,明公您回到长安,表明忠心赤胆,主上自然不信那些谮言。日后再想回到山东,可以慢慢寻找合适的时机。”

李密听了怒道:“唐皇如果待我像汉高对待萧何韩信还可,但对我如灌婴周勃,是可忍孰不可忍!况且我也姓李,正应图谶。唐皇不杀我放我东行,证明王者不死。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贾公您是我的心腹挚友,怎能如此说话!如果公有二心,我就杀了你!”

贾润甫听完泪如雨下,说道:“明公您虽也应图谶,但观运势人情,天命在西。天下分崩,强者为王,如今明公您东奔西走,谁还听您调遣!自从明公杀了翟让之后,瓦岗将士都怨明公弃恩忘本,如今谁还敢把手中兵将交给您啊!一旦与您发生龃龉,到时明公何处安身?若不是您的心腹挚友,谁会如此直言相劝呢!明公您深明大义,请三思而行!”

贾润甫所言句句在理。一旦李密公开叛唐,徐世绩等人能否真心拥护李密?

毕竟徐世绩此时已经是唐朝的上柱国、莱国公!再者,李密杀翟让之时徐世绩差点被砍死,心里就毫无芥蒂?

此时李密已经铁了心要反唐,就拔出佩剑要杀贾润甫。王伯当等人跪下请求饶恕,李密才没有下手。贾润甫跪在李密面前,磕了三个响头,挥泪转身离去。

此时王伯当也劝李密不要急于叛唐,李密道:“难道贤弟也要背我而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