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269(1 / 1)

  皇帝想要抓人抄家心情舒畅,即使没有阿玉,锦衣卫的人也一样做的相当的顺手,更不用说还有东厂在后头跃跃欲试,想要取而代之的情况下。所以喽,这里阿玉刚将新媳妇迎进门,那头这刺客的案子就渲染的天下皆知了,那一溜的人犯,一溜的抄家回来的东西,开始陆陆续续的被送到了京城。

  这一次的事儿很是不小,而这所谓的不小,并不是指砍了多少脑袋,抄回来多少东西,而是万历皇帝借着这个机会,发表了一通有关于这些地方读书人的言论。这些所谓的豪商,基本每家都有官员在朝,有举人秀才数名,有免税的田地,有偷税漏税的铺子,就是这样还不知足,居然还敢刺杀?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是大明对他们太好了。所以万历皇帝表示,从今日起,凡事这案子牵扯到了地方,从此摊丁入亩,读书人再没有了田地免税的美事儿了,就是铺子也要严格收税,不论东家的身份。什么?你是官?也一样。至于你说那些无辜的读书人?无辜的大臣?当然朕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以后这秀才就不说了,依然老样子,这举人,根据年终考核,凡是一年里遵纪守法无过错的,可以去大提学那里没人领200两银子,作为笔墨银。至于官员,从从九品开始,每一个级别都定个数字,或是300两,或是500两,你要是当朝一品,或许就是2000两等等,反正,按照品级来,每一个都有这笔墨银,作为国朝对读书人的支持。

  这个消息一出,举国哗然,大家都不傻,从皇帝的这个举动,联想一下这几年,投献最厉害的人家抄家的实例,哪一个都明白,这只怕是皇帝对着这兼并土地什么的,要开始下狠手了。

  可这事儿他们能反对?一来正好卡着这刺驾的大事儿,反对了很容易让对手上眼药,弄得自己和这样要命的官司牵扯上,毁了一家九族。二来,前头也说了,从明文规定上,从来这举人就只有200亩免税的条文,从来也没有说过有多少都能免,这妥妥就是潜规则,哪里有什么理论依据?

  没有具体的祖宗规矩可以引用,他们说话没底气啊!最后一点,皇帝已经很够意思,让每一个官员按照等级都有补助了,比那什么雍正的养廉银子都大气,你这要是还不知足,岂不是说你家投献得来的好处更多?岂不是说前几次抓大头没抓上你,你自己要往上冲?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会儿不是只有犯事儿的几个地方实行嘛,那到自家那地方或许还有几年,既然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那他们总能慢慢的想法子,何必在这个时候,皇帝的气头上和皇帝不依不饶的?又不是不想做官了。对吧!

  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都说大明的官到了后期就少了坚持,少了骨气;这几点在这会儿那真的是体现的相当的直接明显,看看,万历皇帝还以为自己会遇上强烈的奏章攻势呢,结果不过是几天的功夫,他多坚持了一下,多表示了一下愤怒,另外多砍了几个刺客的脑袋,那些人立马就不说话了,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这样的结果,万历皇帝真的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心情了。

  高兴?呵呵,自己应该高兴吧,毕竟这也算是自己帝王威严的表现了,看看,自己这政令一出,群臣拜首,多威风。可与此同时他忍不住就想到了于谦,想到了杨继盛,想到了沈炼,想到了……呵呵,想到了往日那些骗了廷仗出去炫耀清名的御史们。

  呵呵,可见骗廷仗的家伙们,往日的做派只是为了一个更好听的直臣名声,一旦动了真格的,几个脑袋,就立马缩回去了,这还算是直臣?虚伪的真是让人作呕啊!

  心情矛盾的万历皇帝越想越上火,而这一股子邪火能往哪里出?自然是这一次刺驾的相关人等了。所以喽,即使阿玉一上来就做了铺垫,做了准备,真到了这时候,被牵扯的依然是无数人。几个人的野心覆灭的却是无数的人家。听到这个消息,阿玉在自家的书房,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发出一声轻叹。

  这就是皇权帝国,即使再怎么努力,伏尸百万没有,这一通下来,万人只怕是必然了。可怜那些老弱。虽说有很多人认为,既然享受了这家族的庇佑,享用了家族的供奉,那么与家族生死与共也是常理,可那些九族呢?这里头难道就没有无辜的?不知情的?

  罢了罢了,他从来不是什么圣人,也当不了圣人,何必自寻烦恼。能借着这一次的血色,将摊丁入亩的事儿推进这样的一步,已经是邀天之幸了,想想如此一来对大明未来的改变,想想那些因为这一举措被减轻负担的底层百姓,想想那些将来能及时拿到饷银养家的兵丁。这些血流的或许也算是值得吧。

  阿玉自己安慰了自己一通,心情稍微平顺了些,随即又开始整理起了桌上的清单,这是他到这个世界之后为大明做出的各种改变的单子。

  京城的大扫除和各种浴室厕所的建立,这是为了以后明末那一次次的鼠疫之类的疫情做的预备。如今发展趋势良好,连着周围的其他城市,因为这些显而易见的成果,因为跟风,如今也一个个的开始朝着京城学了,想来整个大明的卫生情况都会有一个大大的改变,未来疫情什么的,发生的可能性已经减小了。

  支持屯田让京城附近的田产在增加,自己组织的以工代赈让水利也发展的不错,连着水井也比以往多了不少,再加上那些大水车,这些未来干旱时候的大杀器已经遍地开花,想来即使真的遇上了大旱,应该也不至于颗粒无收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