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第22章 滥竽充数的挑夫140(2 / 2)

唐元明当年混江湖时,曾经走过这条道,又在饭铺问了这一路上的情况。当晚在盐井沟住宿时,他跟刘谦益商量,这一路白天关卡太多,每天要经过五、六个陈兰亭兵拦路检查的路卡,过卡子不但费时间,还不安全,太阳又大,晒死个人,是不是干脆白天睡,晚上走,还凉爽。

刘谦益笑道,可以呀,我看几位兄弟身上还有病,那就歇到明晚出发。

第二天太阳下山了才出发,借着明亮的月光,果然凉快,一晚就走出了忠洲,到了梁平县的石安乡。

吴焜也没再掉队,担子轻得只有二十多斤。是队员心疼他,背着刘老板,把吴焜担子上四个坛子里的豆腐**,转移了大部分到其它坛子里去了,吴焜差不多是挑着四个空坛子。至于转动时,是不是会把豆腐**的形状弄坏,黑熊不管!

刘谦益护送人有经验,他安排的行程和住宿点,一般不进场镇。这晚,选的大路上一户孤零零的茅草房食宿店,刘谦益睡在房内,“挑夫们”嫌屋中闷气,找食宿店老板要了些竹席,凉板、木板,钻到房旁树林里睡,伍泽甫扯了一些臭蒿,在上风头点燃,用石头压着,驱赶蚊虫。

艳阳下,树林里明亮,一时那里睡得着。

鼎罐和吴焜同睡一块竹凉板,他小声地自言自语“我看啦,我们还是要搞几支枪,你看这一路上,关卡这么多,老是盯着黑熊和络腮胡的肩膀看,怕是早晚要出事,到时手上没家伙,要玩完。”

其他人听了这话,都瞧向在睁眼望天的吴焜。

鼎罐的个子,跟吴焜差不多,偏矮,但比吴焜却粗壮多了。他的性子非常温厚,温厚得笨拙迟缓,大家给他又取了个外号,叫“不着急”。如果队伍集合、开会、吃饭,迟到的一定有他。但他在管理后勤上,非常细心,有前膽性,吴焜和唐元明基本上是撒手不管。游击队的生活,虽让他的惫缓的性格有所改变,但平时,仍是个慢吞吞。他说的话,一般都是出人竟外,是别人没想到的。

等了很久一会,吴焜才侧头问:“鼎罐,你觉得你适合用什么枪?”

“当然是一长一短,我最喜欢的还是可连发的驳壳枪,我原来的那支是成都货,老卡壳。”

伍泽甫问:“吴队……”唐元明有禁令,在路上不准叫职务,要叫名字,小名也行。

“为什么有人叫驳壳枪,有人叫盒子炮,有人叫匣子枪呢?有人叫连枪呢?”

吴焜见天时早,众人也没有睡意,就坐了起来:“嗯,我就给你们详细讲讲。”

于是,他身边就有了听众,还有一个听众热心的给他打着扇。

“不论盒子枪、驳壳枪、匣子枪、二十响、快慢机都是根据它的形状、功能来取的名。这枪枪管长,就打得远,打得准。一般手枪的有效射程是50米,驳壳枪可达70米,德国和西班牙生产的,100米也行。有10发20发两种弹夹。

近战时,这枪很有作用,能连续射击,胜过多支步枪。我们中国的军队没有多少自动火器,这个驳壳枪就充当冲锋手枪用,你看每次阻击战时,步枪打一枪要拉次拴,中间的间隔,就靠驳壳枪来填空了。我们打游击,多是近战,方便隐藏携带又有冲锋枪般的火力,比步枪打起来要猛,当然有作用了。

还有在四川军阀之间,土匪之间,太多鸿门宴式的战斗,这枪顶大作用。我们红军里专门有手枪队,敌人那边,团长以下军官清一色这枪,川军每个师都有一个手枪营、手枪连什么的。四川之外的省,还有手枪旅,三千人,一人一把驳壳枪、一把大刀,突袭、冲锋时猛得很。我和陈锐就干过两年多手枪营。

不过这种枪,中国到处都在仿造,辽宁、南京、上海,就连重庆的刘湘、成都的刘文辉都在造,要选支好的,真不容易。”

鼎罐问:“那个地方生产的最好呢?”

吴焜“德国人造的,我也没见过,据说上面的烤蓝象活的能动。其次是西班牙国产的,烤蓝也好看,枪套做工也细,牛皮的。中国造的吗,上海产的最好,其次是吴佩孚的巩县兵工厂产的。我原来那只就是,很少卡壳。”

伍泽甫羡慕地问:“队长,你怎么懂这么多?”

吴焜喜滋滋地答:“洪代表在万县宝隆洋行的客厅里,也是在睡觉时,专门教过我。”

“呃”“啧啧”众人羡慕得惊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