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不破敌阵誓不还312(1 / 2)

定下决心的过程是高度紧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痛苦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司令员必须准确无误地判断情况,并据此作出正确的结论。他必须高度集中精力,果断和顽强。谁不具备这些素质,那就糟糕透了。

——苏联**比留佐夫

红军疲惫之师,面对强敌阻截,为避免全军受困的处境,继续采用三十六计之上计——走!

8月3日,红军总部制定了夏洮战役计划,将红军分成左右两军:在卓克基及其以南的地区的第5、第9、第31、第32、第红13集团军为左路军,由红军总司令洪道、**委贾恒剑率领,经阿坝北进;

在毛儿盖地区的第1、第3、第4、第30军为右路军,由前敌总指挥余东、政委程益国率领,经班佑北上。苏维埃总部、红军总部随右路军行动。

右路军长征的脚步,踏进了川西高原的腹地,茫茫无垠的若尔盖大草原。

红军将士以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泥泞和饥饿,历尽艰辛,终于在8月底以前到达班佑、巴西地区,左路军也于8月20日经过草地到达阿坝。

班佑以东之上下包座位于松潘北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守敌胡宗南部独立旅第2团分驻上包座的大戒寺1个营、求吉寺2个营,两处凭借山险林密,筑以集群式碉堡,构成一个防御区,囤积了大批粮食,卡在红军突出草地,进入甘南的必经之路上。

胡宗南发现红军过草地北上,先急令第49师由松潘以北的漳腊,驰援包座,在上、下包座至阿西茸一线堵截红军。

后来查明红军北进迅速、即将走出草地的消息后,再次急调伍诚仁的49师向包座增援,妄图将刚刚走出茫茫草地的红军,堵在包座河一线,逼回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草地中去。

只有冲出包座,走出草地,才是红军的活路。

消灭包座之敌,开辟前进道路,是摆在右路军面前的迫切任务,也是红军要北上抗日,最后的无奈选择!

打得赢就冲出了草地,到甘南去发展,打不赢又要退回无粮无人的草地去,就是全军溃散覆灭之日!

余东主动向红军总部建议,攻打包座的任务由红西方军部队来承担,他准备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求歼包座和来援之敌。

他的具体部署是,以红30集团军第24支队攻击大戒寺之敌,红30集团军主力第8纵队、第9纵队埋伏在上包座西北的丛林中,准备歼灭敌增援的49师;4军第10纵队攻击求吉寺之敌,第10纵队的主力控制各要道,并随时准备出击;以兵员匮乏、伤病众多的华中红军第1军为预备队,驻在巴西和班佑地区待机。

伍诚仁是余东的同学,都是黄埔第一期学生。他的49师是以福建、广东人为主,是在参与**19路军福建事迹时,吸收福建、广东籍投降士兵组建的师,老兵众多,国民党名将王耀武曾是他的部下。1934年6月,伍奉命开赴福建,阻击由红军著名将领领导、由红军第7军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先遣队激战后,先遣队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战后,49师休整了一个星期,又奉命开往江西围攻另一红军名将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10军。接火后,49师迅速击败了红10军,然后一直尾追不舍。红军大部队在储田桥,布下森严的阵势,与49师激战,49师才被打败。

1935年1月,红10军被十倍兵力的国民党军队围困于怀玉山时,伍诚仁带着49师,疯狂追击到怀玉山的东部,杀害了红10军军长,打垮了红10军。接着,部下王耀武捕获红军另一著名领导人,伍诚仁被蒋介石记大功两次。

铁血洪流红西方军,无惧任何国民党的部队。可是在高原征战数月,不但没有大量的肉食和奶制品补充身体,就连野菜也吃不饱。没有药品,全凭精神硬挺。部队因病因伤减员严重,战士体力大幅下降。数次战斗,部队弹药消耗很大,没处补充,火力骤减。

1935年8月29日黄昏,关系红军生死的包座之战打响,北上抗日前进的道路,仅有此条独木桥的红军,发起攻击。经一夜激战,红军扫清包座敌人的外围据点,攻占了大戒寺主殿。

残敌退入大戒寺后山碉堡负隅顽抗,等待援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