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毛少先戳指结挚友537(2 / 2)

九大队中的党员、共青团员,马上止步,调头就往回冲。

九大队的战士,多系原北仓乡守夜队人员,见谢军发怒要拼命,也亦步亦趋掉头冲锋。

朱海河见情势不妙,立即收兵往据点回窜。

可来时容易,归去难。张治国和谢军发了狠,咬着伪军的尾巴,朝据点里追跑着吼打,情形大逆转!

“射击!”在据点房顶上指挥的陶宏刚,命令机枪射击,掩护朱海河撤回,拉开与九大队的距离。

这一番打,让九大队牺牲了几个战士,被压在据点外。

“把机枪给我。”毛少先亲自操起机枪,朝据点的机枪射击。

他这个红军老连长精准的射击,片刻就压住了据点的火力。

九大队的几挺轻机枪也加入进来,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机枪对射。

陶洪刚和朱海河是老兵,可没想到九大队中老六团战士不少,人人会打机枪,技术还很好。最厉害的是毛少先的机枪,打得既狂野又刁钻,他的机枪射击线延伸到那里,那里的伪军们急忙缩头。

九大队撤了回来。

毛少先没让九大队冲锋,损失不起了。

张治国见硬攻不下,只能别图良法。他让九大队中熟悉北新闸情况的战士带路,到周围农民家走访。

这一走访,就打听到重要情况,打听到柳暗花明。

原来这个陶宏刚和朱海河两人,是湖北军中的连长副连长,两人同是湖北利川县一个叫苏马荡庄的人。

他们青年在家种地时,那年,老家有个在外当兵的排长,叫方绪福,奉命回乡征兵。

陶宏刚和朱海河一起当了兵,一齐分到方绪福排,一起吃军粮,三人亲如兄弟。

方绪福当连长,两人当排长,方绪福当副营长,两人就当了连长副连长。

他们连里也多是湖北利川人,很团结。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损失惨重,退路被截,方绪福所在营为全师断后,营长战死,全营只剩下几十个人,流散在长三角一带,伤员众多,衣食无着。

方绪福人到三十,见此心灰意懒,经本地人介绍,到一个富农寡妇家入赘,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富农生活。

他以副营长之尊,当这家寡妇的二婚上门婿,是有条件的。他跟寡妇娘家和婆家有约定,其中一条是两大家族要管方绪福营残部50天的饭,还要力所能及的帮助治伤。

说白了,等于是方绪福,卖了自身,救了伤病、饥肠辘辘的旧部。

这样的人,但凡是军人,无不尊敬。

打听确实后,毛少先和张治国让谢军带人继续围困据点。

两人花钱买了两斤绿豆糕,两坛子酒,问着找到了方绪福家。

方绪福个子矮小,身体敏捷,声音宏亮,平时酷爱杯中物,无酒不欢。

见两个军官来访,方绪福毫不惧怕,笑眯眯拿出酒来,捧出一捧花生,招待两人在门前石桌上饮酒。

不一会,他就把江抗的情况打听得仔仔细细,虽不知江抗是老六团改编,但知道是**的部队,是真抗日的。

他斟满三杯酒:“来,两位长官,我们三人碰一杯,喝完后,我陪你们到北新闸,我进据点去。不过,你们江抗要接收他们,而且不能打散。”

见两人忧虑,方绪福笑道:“你们一个大队的人马,要硬打进北新闸,没两百条人命垫底,想都不用想。放心,两位长官,如果你们是真抗日的部队,军需供应能一视同仁,我包他们不会反。”

毛少先和张治国考虑后,答应了,但只同意把陶宏刚部编成一个连,而且要派指导员和副排长副班长进去。

不到一个小时,方绪福从据点出来:“毛长官,毛政委,我知道政委是你们部队的大官,陶宏刚同意投降,可海河这娃儿要你们表表诚意,要你单独进去一趟。”

谢军一愣:“那怎么行?”

张治国:“那我去吧?”

毛少先看了看方绪福,答:“行!我进去,交朋友讲的是个真心实意!”

方绪福这才哈哈一笑:“放心,有我在,谁敢动您一根头发!”

毛少先进去了,又开始喝酒,是方绪福要喝。

陶宏刚不喝酒,喝一小杯就脸红得像块红布,方绪福不过分劝他喝。

朱海河也不爱喝酒,逼他急了,他就倒满杯,一口吞。

毛少先仔细观察,发现这两人都会些武功,朱海河练的是北方某派的拳法,大开大合的那种,不精。

陶宏刚个子只有一米五多一点,腰细如细柳,似乎两手握得住。两腿粗实,两个屁股又是尖尖的,比青年女子的翘屁股还要翘得好看。他露在外面的两个臂膀,有一般人的腰粗,可他的手腕,却又很细。听王笠椿说过,这种人腕力非常大,擅擒拿格斗,对阵时要高度小心。

谈了不几句,蹲在板凳上的陶宏刚就同意放下武器,起义、投诚、投降都可以,反正是那么回事,他关心的是老弟兄不编散。

朱海河又出幺蛾子:要毛少先和他们三人结拜为生死兄弟,而且马上就结拜,不耽搁。

这话一出,陶宏刚面显期待,就连方绪福也有些赞许朱海河主张的意思。

这是三个心地纯朴如孩童的人!没办法,毛少先马上戳破中指,和三人喝了血酒。四人论了年齿,方绪福是大哥,其次是毛少先、陶宏刚、朱海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