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七十章68(1 / 2)
“起步挂一档,尽量别二档;档位逐级换,不能乱跳挡;离合踩到底,车速合适再换挡;转弯不加油,挂档时候不低头。”屠少尉手脚动着,口中念着。
车平稳地行驶起来。
“西都市是咱耳佳省的省城吧?”贾二小声问宋琦。
“怎么?贾二哥想去转转?”宋琦笑问。
“不想,不想。”贾二忙说。
“贾二,想去的话,我们送了宋琦,回来的时候带你去逛逛。不值啥,一脚油门的事。”屠少尉问,“想去不想?”
“嘿嘿。”贾二傻笑。
“这家吧?你俩进去尝尝这儿的羊肉泡馍。等回来的时候,再到省城吃正宗的。”宋琦看着地图本,把面包车指引到千春县城中心的一家名为老高陵羊肉泡馍馆的门前。
“好。宋琦,一起进去,看着我们吃?”屠少尉在面包车侧门旁,拍着贾二问车上的宋琦。
“不进去了,我怕我把你们碗吃了。”宋琦说着笑也下了车。
屠少尉带贾二进去吃泡馍不提,单说宋琦。
宋琦见不远处十字路口中间的一棵大槐树阴凉下,几个老人正在下象棋,便信步围了上去。
宋琦在和老人们的闲扯中,了解到千春县现在农民的劳作方式有了不小的变化。
耳佳省是大魏农业改革的试点省份之一,千春县更是耳佳省第一批试点县。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村里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
农民的生活状况有了些许变化,但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种植品种单一,粮食低产,蔬菜缺乏,农民实际生活水平改观并不大。
但,即使这样也比贾二上阳村耕种队集体耕作的方式好出许多。首先付出与收获挂勾,农民生产的极积性提高;其次土地的使用率也提高了,开荒热情高涨;最后,只要乡镇种子站的种子有足够多适合当地种植的种类,农民各家各户的农作物品种也会多起来。慢慢的收获、留种、播种,收获,日子也会慢慢好起来。
宋琦对“包产到户”这种包产、包工、包费用,超奖减赔的“三包一奖赔”到农户政策,以及各农户承包耕地,除完成国家征购、集体提留,其余归各户的“包干到户”很是欣喜。对发明这种生产方式的人无比佩服。
但宋琦不知道的是,屠少尉不在跟前,要是在的话,就会告诉他,这些在他姐韩薇写的《七十世纪的雨》中早有设想,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制只是在特定时期“非自然态下”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过渡模式,其弊远远大于利。
弊端其一,模糊了土地国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界限;其二,拉大了贫富差距,导致广大农民两极分化;其三,各户分散经营,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导,不利于大夏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其四,在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策;最后,严重影响大魏工业、重工业的正常发展进程,至使私有制极为彻底的一些敌视大魏的国家的工业品,会轻易占领大魏广大的农村市场。
宋琦想不到这些,看时间差不多了,与几个老人家打了几句哈哈后,走进高陵羊肉肉泡馍馆。
宋琦回车上取出喝了一半塑料壶,走进纷乱热闹的饭馆。随即“伙计”、“伙计娃”的叫声充斥双耳。
原来这里管服务员,不是叫伙计、就是叫伙计娃,男女服务员一“声”同仁。
宋琦去厨间重接满一壶自来水。
“伙计,算帐。”屠少尉入乡随俗,招呼着服务员。
“二碗羊肉泡,加一个饼,一盘牛肉,两瓶汽水,一瓶啤酒。”屠少尉说。
“一共五块七。”伙计笑着说。
“伙计娃,给。”屠少尉掏出十块钱。
“稍等。”伙计娃肚子前的围群兜分成四个,分别放着十块五块、一块二块、一毛五毛及一分五分的钢镚儿。
伙计娃熟练地抽出四张一块和三张一毛的递给屠少尉,笑着说,“给您,四块三,点一点。”
“正好。”屠少尉把钱揣入上衣兜。
“好吃再来哇。”服务员收拾碗筷。
“宋琦。”贾二看到从厨间出来宋琦跑了过来。
“吃饱没?”宋琦问。
“饱了,我吃了两碗,可好吃了。”贾二高兴地说,“还喝两瓶甜冰水,可凉可凉。”
“屠少尉,你没吃?”宋琦听到屠少尉只报了两碗羊肉泡馍,见他走过来,问道。
“吃了。我俩一人一碗,我见他没吃饱,又买了张饼,让老板‘添’了碗汤。”屠少尉笑着说,“人家这不添汤,我去添汤,你猜老板说了句啥?直接给我添汤了。”
“说了句啥?”宋琦问。
“你这兵娃子是潶坔来的吧?饿们耳佳不兴添汤,但对潶坔的人例外。”屠少尉学着老板的耳佳普通话。
“哈哈。”宋琦笑了。
“人家还把饼用‘碎馍机’搅碎,加粉丝回锅炖了一下,又加了葱花、糖蒜,淋上花椒油,才端上来。”屠少尉接着讲,“除了没羊肉,跟新上一碗一模一样。”
“哈哈。贾二哥,你赚大了。”宋琦三人回到车上。
“这的羊肉泡跟你们潶坔的牛肉汤有点像,都是肉汤泡饼吃。只是这儿把饼掰得很碎,跟小指甲盖大小。”屠少尉开着车,宋琦和贾二坐在后排。
“哪个好吃?”宋琦抱着壶喝着水。
“这的羊肉泡馍,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喝了余味无穷。”屠少尉说完舔舔嘴唇说,“潶坔牛肉汤,原汁原味,清香丝滑,舒服痛快。各有各的味,都不错。”
“首都有什么好吃的?”宋琦没去过首都。
“首都多了。首都烤鸭、羊肉火锅、炸酱面、卤煮火烧、爆肚、炒肝等等。”屠少尉如数家珍,虽然他不是首都人,但在首都待得年头多了,也成半个首都人了,“不过,没羊肉泡和牛肉汤好吃。一来首都吃的太贵,不亲民;二来吃个两三顿就吃腻了。”
“停一下,屠少尉。”宋琦瞅着窗外三层楼楼角的店铺说,“老高陵石子馍,跟刚才饭馆一个名,我去瞅瞅啥是石子馍。”
“我也去。”贾二紧跟。
“都去。”屠少尉停车、熄火,三人一同来到店铺前。
石子馍的店铺前七、八个人在排队,店是一楼一户人家的转角阳台改装的,店内没有坐位,只能买了带走吃。
“老板,这凹凸不平、焦黄色的饼,就是石子馍?”宋琦排到跟前的时候,身旁除了屠少尉就是贾二。
“你们一起的?”店老板是一位胖乎乎的大姐。
“是的。外地来的,没见石子馍。”宋琦说。
“外地来,没见过?”胖店主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这石子馍又称砂子馍、饽饽、干馍。在八百里的关中平原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有远古石烹遗风的古老食品。在前朝,它叫天然饼。”
“怎么做的?”宋琦书中看过新石器时代的“石烹”,顿时来了兴致。及至听到“天然饼”心下已略知一二。
“这会儿没什么人,我就讲给你们听,也不怕你们学了去。”胖大姐拿起一张饼说,“白面加鲜蛋、芝麻、油、盐、糖、花椒叶等多种调料揉成面,制成馍坯。第一步就完了。”
“然后呢?”宋琦问。
“想知道然后?你得买我的饼。”胖大姐笑着说笑。
“好,我来几张。”宋琦说着,准备掏钱,“馍怎么卖?论斤吗?”
“别急,先说第二步。找一堆光滑且大小差不多,深埋河床底下的天然小鹅卵黑石子,先用水洗净晾干,再用油涂一遍,放到平底锅里,锅放火上加热,不断翻搅石子,石子受热均匀,感觉烫手了,第二步就完成了。”胖大姐说得起劲儿。
“第三步就是放上馍坯,再压上烫石子,下烙上烫。”宋琦看到石子馍上下都是凹凸,猜测地说。
“对啰。干脆清香,经久耐存的干馍就做好了。”胖大姐笑呵呵地说。
“用烧热了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成的石子馍。”宋琦笑着卖弄起了学问,“汉代《礼记》中有言:‘燔黍捭豚’。唐人孔颖达对燔黍作疏:‘加于烧石之上以燔之’。这个燔黍估计是石子馍最早的称谓之一;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称石子馍贡品为石鏊饼;前朝大学问家袁枚在《随园食单》称它为天然饼。”
“哇!前朝袁枚是不是大学问家,我不知道。”大姐看着宋琦说,“但我知道,你才是大学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