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迁都?88(2 / 2)

“爱卿,有件事情,朕想征询一下你的意见。”

朱慈烺目光纠结的望着徐毅,欲言又止。

“陛下吩咐便是,臣定当竭尽所能。”徐毅话音落定,朱慈烺起身道:“这几日,朕常常去承天门瞧一瞧,看一看。”

“当年成祖皇帝,耗时二十年,动用人力物力,数之不尽,打造的顺天府,到了今日,虽然顺天府的城墙轮廓仍可一用。”

“但朕委实不愿,劳民伤财,动用几十万民夫,给朕修宫殿。”

“况且,如今的情况,财力,物力,完全不足以供给,如今大明不似成祖年间,四海升平,无内忧,无外患,朕是这样想的。”

“把修顺天府的事情,先停一停,就像社稷坛,太庙,就让那片废墟,留在那里吧,以此警醒后世子孙,党争之祸,国破家亡。”

朱慈烺话音刚落,徐毅猛地起身道:“陛下,此事不可啊,您总不能,一直住在这里吧…若是不修皇宫,陛下住哪里?皇后住哪里?”

“还有,满朝文武,上朝在哪里?”

徐毅很麻,非常麻,他感觉有问题,但朱慈烺说的又没问题,京畿,确实不能支撑这么大的工程,试想,永乐朝都修了近二十年,何况是今天。

今天的徐毅,根本动用不了数十万民夫,去修一座城,太奢侈了,周边的环境,也不允许。

可如果不修皇城…过几个月,李可染生了,身子恢复些,肯定是要来顺天的,到时候,朱慈烺再住在家里,那可就不方便了。

“福王叔即已归降,朕意,迁都应天,哪里有太祖留下的宫城,比顺天更恢弘,而且…天子守国门,看似很好,实际上无形之中,加重了北疆边防的压力。”

“若是朕迁都应天,北疆的防务压力,会瞬间减缓,建奴想要饮马京师,也不在可能,免去了建奴一毁关,便会天下震动的危害。”

“当年成祖皇帝迁都顺天,也是因为成祖皇帝打破了太祖皇帝的三道防线,藩王在成祖朝开始,恩养比太祖朝加重三倍,却不再掌兵。”

“而这一举措,直接导致,藩王恩养成了巨大问题的同时,藩王不从武,不从文。”

朱慈烺叹息一声,他祖宗藩王夺位,如此做确实有原因,但今时不同往日了,他也要做出一些改变。

而明朝的藩王,在朱元璋时期,藩王的俸禄,朱元璋的那些好大儿们,老大留在京城,老二就藩关中,老三就藩三晋,老四就藩北平,这是朱元璋打造的长城第一道防线。

他把自己的几个好大儿,都推到了直面北方敌人的第一战线上,这些好大儿虽然领着比国公高的俸禄,但至少还是发挥了许多作用的。

其中,秦王,晋王,燕王,三王或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行军打仗这件事上,是没有问题的,十数万大军的行军出征,这三个王爷,都能挂帅,堪当大任。

但不好意思,朱老四上位后,藩王的恩养翻倍增加,削了藩王的兵权,这才是将朱氏宗室当猪养的开端。

在洪武时期,藩王是要能文能武的,是经过大本堂苛刻到极致的皇室培训的。

“若是迁都应天,重建太祖年间的长城防线,黄河防线,长江防线。爱卿认为如何?”朱慈烺看着徐毅道。

“自无不可…只是,太祖时期,三道防线,能战之兵,超过五十万,即便将其一分为三,长城防线的驻兵,也不会低于十五万。”

“这么大的一支精锐之师,陛下又信得过谁。”

徐毅瞟了一眼,三道防线的理念,这是朱家祖传的,反倒是朱老四是个另类,朱棣是被逼的没着了,自己跑来顺天守着。

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一国之君,动不动就被敌军围困,一个不慎就被敌军俘虏,这对一个国家的打击,那是深入骨髓的。

“朕当然是信得过爱卿的,可是朕又在犹豫。”

“朕犹豫,若是朝廷去了江南,那江南的士大夫们,会为了防御北方而出钱出力吗?如果他们不愿意,甚至胁迫朝廷,放弃北方,那朕可就成千古罪人了。”

“都城要迁,长城不能丢,要源源不断的加固防线,而要做这些,就要江南的土财主们掏钱,让他们掏钱,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让朝廷放弃长城。”

“这是个死循环。”

朱慈烺一脸忧愁道。

“陛下想让微臣去做这个坏人?”

只是瞬间,徐毅如梦初醒,朱慈烺说了这么多,三道防线,迁都,土财主,究其根本,就是他不想和江南士大夫刀剑相像,还想让这帮人掏钱不来烦他。

“朕是信任爱卿的。从始至终,朕都没怀疑过爱卿,不是吗?”

朱慈烺伸手扶着徐毅,咬了咬牙,徐毅道:“这件事情,只怕没那么好办,说到底,还是要动刀,既然要动刀,那最好是来一场大的。”

“把江南的士大夫们,杀怕了,杀服了,杀到畏惧了,他们自然就会心甘情愿的掏钱。”

“而所谓的三道防线…臣认为,可以加成四道防线,二十年之内,长城之外的蒙古,会遇到他们的噩梦。到时候,蒙古就是长城之外的第四道防线。”

闻言,朱慈烺微微一怔,并未发问,将石桌上的圣旨交到徐毅手中道:“爱卿,拿着它,替朕操劳一下迁都的事情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