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帝王之心,重在忠诚,而非才能。(2 / 2)

马恩慧轻轻一笑,眼色更显。

见此朱允炆不由想起,未来的四年后,她终将逝于这皇宫之内。

除非他能平息藩王的纷争,解决朱棣之难!

朱允炆缺乏军事天赋,他所依赖的,是记忆中的历史知识和现代的经验。

这些,将成为他超越朱棣的秘诀。

......

狂风急雨,雷声隆隆。

中军都督府内,长相俊美、风度翩翩的魏国公徐辉祖未曾休憩,正专心审阅着一摞文书。

作为建国元勋徐达之子,徐辉祖不仅承袭了父亲的智谋,还有其英勇无畏。

朱元璋对徐辉祖极为看重,将重要的中军都督府委以其手。

徐辉祖年仅三旬,便已登上武官勋贵之首的高位!

徐辉祖放下手中的文书,轻轻揉搓着略显疲惫的双眼,轻轻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看样子,陛下似乎有意作出重大举措。”

齐泰和黄子澄频繁建议削减藩王权力,皇上也多次询问边防情况,言语间皆指向如何削弱边塞诸王。

削藩之刃已悬于头顶,只待时机落下,指向何方。

徐辉祖对削藩策略持有保留态度。

虽然削藩有助于国家根基的巩固,实现中央集权,但考虑到京城位于南方,北方疆域辽阔,终需留有力量守卫,以威慑北方蒙古。

“帝王之心,重在忠诚,而非才能。”徐辉祖感到些许无奈。

的确,虽身为武功第一人,但徐辉祖并非朱允炆的亲信。

朱允炆真正的亲信,是岐阳王李文忠之子——曹国公李景隆!

徐辉祖对李景隆十分了解,尽管他长相俊美,举止从容,风度优雅,外表堪称完美,但实际上却是个毫无才干之人。

他虽然空有一身好皮囊,却掌管着左军都督府。

毕竟,对方是皇帝的亲信,他无法相比。

徐辉祖望着窗外雷电交加的天空,心中感到愈发的压抑。

忽然,一名传令官急匆匆地报告:“陛下有旨,命燕王入京。”

徐辉祖震惊不已,急忙询问消息是否确凿,得知属实后,他的表情顿时变得凝重,心中不确定这是皇上的试探,还是另有深意。

“舅舅!”

一声呼唤打断了徐辉祖的沉思。

形象丰腴而诚实,行动略显笨拙的朱高炽走进大厅,其后紧随着气宇轩昂的朱高煦和朱高燧。

这三位入京奔丧之际,未能见到朱元璋最后一面,抵达京城时,已将其安葬于孝陵。

既已抵达,他们也只能暂留京城,离去尚需等待严守的百日哀悼期结束。

徐辉祖注视着自己的外甥们,朱棣的三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与忧虑。

“世子如此深夜还未安息?”徐辉祖温和地询问。

朱高炽坐下,深吸一口气,说道:“连日来专心读书,实在有些乏味。我们几兄弟商量着,不如明日去演武场,举办一次骑射比赛,既可观赏又可舒缓心情。”

徐辉祖稍作思考,便欣然同意:“当然可以,明日正好空闲,何不邀请一些勋贵前来观战,我们可以悬赏一些奖品,比试一番?”

徐辉祖转身来到书桌旁,迅速写下一封密函,交由心腹密送进宫。

随后他站在窗前,凝望着外面的倾盆大雨,低声自语:“是时候展现我的忠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