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成为大明帝国独一无二的统治者!建文帝,朱允炆!而此时,齐泰与黄子澄一同觐见,一阵对朱允炆洗脑,该如何削藩,该从谁先削藩。朱允炆不屑一顾。削藩确是具有一定的分量,但并非至关紧要。为何要削藩?无 ...
狂风暴雨,夜幕浩渺。
一道雷霆仿佛一条盘旋的龙,在虚空中穿梭,其降临似乎带着无上的震撼,使众生感受到了天地的威严。
一名少年仿佛身陷虚空之中,在无尽的坠落中惊然醒来。
他本欲起身,驱散凝聚于衣襟的雨珠,继续沉浸于明孝陵的游赏之中,却突然察觉四周景象并非孝陵石阶。
“陛下已醒,快,速召御医,愿天佑我大明……”
一名头顶三山帽,面裹白巾,披着蓝灰蟒袍的太监以其独特的音调急切地呼唤着。
少年当场愣立在原地。
他转过头来,目睹了大殿内灯火辉煌,顶部雕有栩栩如生的蟠龙纹饰,光彩夺目。
金色的大门上,镌刻着两条龙在嬉戏着珠宝。
正殿中心,有一方形高台,其上摆有镀金雕龙的宝座和屏风,华贵非凡。
宝座前,陈设着精致的甪端、仙鹤雕像以及香筒等器物。
高台前方,摆放着四座铜胎掐丝珐琅制成的香炉,其中燃烧着檀香,烟雾缭绕。
在那边远处,矗立着一座雕有巨龙图案的大型柜子。
“这布局,怎么挺像明代乾清宫?”
少年心中低声思忖,头部微感发痒,伸手轻触,忽觉剧痛如针刺骨髓,同时一波陌生记忆如潮水般涌入他的思维深处。
这段记忆所属之人,竟是名叫朱允炆的人物!
朱......允炆?
少年睁大眼睛,困惑不解,自己为何会拥有属于朱允炆的记忆?
我穿越了?!
少年对于这一切感到困惑,觉得此事荒诞不经。
“陛下,您现在感觉如何?有所好转吗?”
一位气质温婉、端庄的女子,身着素白衣裙,缓步走来并轻轻行礼,随即跪坐在床沿,眼神中透露出深切的关怀与爱慕。
少年环视着房内的摆设,缓缓下床,未及穿鞋,便步行至门前,轻手推开房门。
一道闪电划破了深沉的夜色,宏伟壮丽的宫殿在电光石火间短暂显现。
“陛下,外头风雨正猛,请务必保重龙体。”
马恩慧紧随其后,满怀诚恳地劝告。
少年转身面对马恩慧,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发生了什么?我怎么会在这?”
马恩慧急忙回应:“陛下,您似已忘却,自从登基仪式后,您始终铭记太祖,常至孝陵朝拜。今晨于孝陵,不慎跌落,头部受了伤。”
“孝陵?”
少年回忆着自己正参观孝陵时,也确实不幸摔倒了。
“轰隆——”
一道雷鸣,唤醒了跨越五百年的风云变幻……
少年逐渐觉得那些陌生记忆变得亲切,仿佛他真的就是朱允炆,大明帝国的统治者!
然而,在这记忆之中,少年并未察觉到任何雄才大略或威风凛凛,相反,只有懦弱与小心翼翼。
“真的假的?”
少年边走边思索,记忆层层重叠,构筑起一个清晰的时空背景,逐渐在他脑海中成形。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一月之后!
由于年号的更替须待来年方可实施,故此刻仍称洪武年,尚未转为建文元年。
百日之内禁止荤腥、音乐、私情及华丽服饰的严孝期刚刚启程,尚未度过首月。
此时的朱允炆,刚刚开始执掌朝政。
“的确如此,陛下您曾一度昏迷……”马恩慧急切地回答。
“昏迷不醒?那此消息岂非已广为流传?”
少年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允炆,绕过了直系,但那无上的帝位引来了无数的觊觎之心。
特别是燕王朱棣!
在“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下,燕王颠覆了朱允炆的建文帝位。
“陛下请安心,无人敢私下议论此事。”
旁边的太监开口安抚,紧接着太医也匆忙赶来。
少年坐下,轻轻闭上眼睛,不解为何命运让他成为了朱允炆,这位明代著名的悲剧皇帝,仅仅统治了四年。
最终,他神秘失踪,连妻儿也命丧黄泉。
还有,他仅两岁的孩子被囚禁逾五十年,释放后不久便离世。
太医在旁边嘱咐着什么,但少年未曾听见。
历史的模糊与记忆的交织,使少年难以分辨自己是现代的研究生,还是真正的朱允炆。
房间内被闪电的光辉照亮,紧接着,一阵阵滚滚雷声随之而来。
沉默许久的少年缓缓睁开双眸。
既如此,现在,我便是朱允炆!
是建文帝,是大明帝国的君主!
朱棣又算得了什么?
你所达成的,我亦能实现!
我定将扭转乾坤,开创非凡的辉煌!
我志在成为千秋一帝,使大明王朝继汉唐之后再创新的盛世!
朕是朱允炆!
朕乃大明的皇帝!
朱允炆慢慢睁开双眼,眼神中已不复有往昔的胆怯与懦弱,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与勇敢!
“陛下,太常寺卿黄大人和兵部左侍郎齐大人前来求见。”太监低声禀报。
马恩慧刚欲开口责备,心中希望朱允炆能多加休息。
然而朱允炆却摇了摇手,说道:“没关系,让他们进来。”
朱允炆十分想见这两位,不仅因为他们与自己的紧密联系,更因为他们几可承担起建文帝之死的巨大责任!
作为辅佐朱允炆的核心人物,他们所提出的主张,竟无一行之有效,实在让人感到困惑。
齐泰和黄子澄进入大殿,跪下行礼,高声称道:“臣黄子澄/齐泰,恭见皇上圣驾。”
朱允炆在记忆中搜寻,左边那位面容清瘦,花白胡须,年龄大约五十岁的,正是黄子澄。
右边那位身材健壮,精神矍铄的,则是齐泰。
“起身吧。”
齐泰与黄子澄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在行了问安之后,齐泰开口:“陛下,目前各藩王掌握着庞大军力,自甘肃直至辽东,共有九位边塞藩王,兵力加起来达到二十一万,加上漠南各卫所的十六万兵力。”
“其中燕王和宁王的军队最为强大,宁王手下有八万强弓硬弩,战车六千辆,还有朵颜三卫的精锐部队,威力难以抗衡。”
“燕王的军队虽然仅有四万余人,但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再加上燕王对士兵如同子侄般关怀,经常给予恩赏,所以军中的将士只忠于燕王,对陛下不甚了解,这可能会导致大祸。”
“臣等日以继夜地忧虑,恳请陛下尽早作出决定,解除藩王的职务,将军权全部集中于五军都督府之下,这样才能真正掌控军权,确保国家的太平安宁……”
朱允炆听着不断点头,心想这两位老臣若不从政,做传销简直是浪费了他们的口才……
“那么,燕王目前身在何处?”朱允炆忽然提问。
齐泰稍微惊讶了一下,回答道:“据我所知,他应该还在淮安。”
“淮安?”
朱允炆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微笑。
历史记载中,朱棣得知朱元璋驾崩后,连夜急行奔丧,却被阻拦于淮安,甚至连哀悼的机会都被剥夺,最终只能派遣自己的三个儿子前往京城守孝。
“召燕王回京。”
朱允炆轻声下达指令。
这简短的五个字使齐泰和黄子澄震惊不已,他们不解地望着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