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这个侄子似乎拥有一种明君的风范。(1 / 2)
李增枝察觉到朱棣眼中闪过的锐利光芒,感受到了朱棣内心的强烈愿望。
他轻轻敲击桌面,低声道:“叔父,毕竟我们是同宗亲族。”
李增枝特意放缓了“我们”二字的语速,眼神中传递着深意。
朱棣洞悉了李增枝的暗示,明白李增枝是在暗示,如果朱棣有志于大事,他们便是朱棣的坚实后盾,协助他达成伟业。
朱棣轻轻放下酒杯,发出一阵轻笑:“这些天的奔波确实令人疲惫,现在连饮酒都有些力不从心。”
“更换酒水其实很简单……”
李增枝微微挑眉,拿起旁边的酒壶,随意将其倒空,然后淡淡地对朱棣说:“一旦酒倒空,就得换上新酒了。”
朱棣眼眯成缝,听着酒液溅落地面的声音,如同战马嘶鸣。
他收敛心神,慢慢说道:“当酒需要倾倒之时,往往会有许多人伸手相助。”
“太祖英勇无比,燕王威名远播。”李增枝凝视朱棣,低声道。
朱棣从李增枝手中接过酒壶,倒满了一杯,一口气喝干,淡淡地说:“京师的风景如何,若天气晴朗,本王倒是想到紫金山去一览。”
李增枝肃然点头,回应道:“王爷,您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经过这番对话,李增枝洞悉了朱棣的内心想法。
他并非毫无反心,只是尚未下定决心。
一方面忧虑朝廷大军的围攻,另一方面又担心朱允炆会在京师突袭。
因朱元璋,大明初年的功臣尤其武将,大多已逝。
如今大明能统兵的将领寥寥无几,唯有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能担此重任。
李增枝环视大明,未见更多能人。
朱棣领悟到李增枝的意图,明白这是个机会,但机遇中隐藏着巨大挑战。
朱允炆作为皇帝,能动用整个国家的军力对付他,兵力不止百万。
皇帝驻京南京,而自己的大军在北平,相隔千里,即使朱允炆不出兵,自己光是赶路也需数月。
即便朱允炆无能征之将,但其庞大军力足以使朱棣深思熟虑,一旦朱允炆下定决心,或自己策略失误,可能导致身陨。
朱棣不愿轻易命丧。
反叛事业风险重大,若成功,可得天下。
若失败,必将命丧黄泉。
李增枝陪同朱棣前往休息处,边笑边道别,离开前又说:“叔父,京师见。”
朱棣脑中酒意浓重,躺在床上沉思。
从扬州府到京师,距离不足两百里,若骑快马,明晚便能到达京师。
但朱允炆的下一步举动,才是朱棣最关心的事情。
然而,当下的朱允炆与朱棣记忆中的形象大不相同。
他已不再是那个显露出憨厚仁慈、犹豫不决的形象,反而显现出果敢坚决的气魄,以及深谋远虑的决断力。
更出乎朱棣意料的是,这个侄子在治理国家的方面显示出了深刻的见解,似乎拥有一种明君的风范。
朱棣无法解开心头的迷雾,只得在深深的思考中渐渐陷入沉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