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一个已经被历史淘汰的制度,你竟然还提议重新启用?(1 / 2)
朱允炆安坐于武英殿,身旁是内阁的张紞、郁新、和解缙,以及方孝孺和悬镜司的指挥使简元峰向朱允炆详尽报告了朱棣入京后的一举一动。
朱棣并未直接返回京都的燕王府,而是以悲伤之态穿行于金陵城中,嚎哭不止。
可能因为单独哭泣声音太微弱,容易间断,他便让自己的三个儿子陪同一同落泪。
朱棣曾出征蒙古,名声显赫,再加之其行动声势浩大,故此沿途金陵城民,无论年长或幼小,皆期盼一见燕王之姿。
但哀悼中的燕王,又能展现何等风采?
只能引发城民的悄然同情。
归根结底,儿子为父亲哀悼,却迟至而来。
责任在谁?
自然是皇上!
众所周知,燕王在奔丧路上于淮安被阻。
不然,燕王岂能迟至此刻?
只是,无人敢明言皇帝之过。
在古代,皇帝是正确的化身。
一切事物,皇帝都不会出错,都不会有错。
谁若公然非议皇上,一旦朝廷知晓,轻则斥责,重则致死。
朱棣在城中尽情演绎,嗓音嘶哑,饥饿疲惫,不再能继续演戏,于是引领众人离开聚宝门,前往钟山孝陵。
在孝陵中呼号整个下午,直至夜幕降临方才回城。
有传闻称朱棣因戏演得太投入,累得昏迷,不知真伪。
简元峰将朱棣的一举一动,以及城中百姓和其他藩王的动态汇报给朱允炆。
然而朱允炆仅是平静聆听,甚至兴致勃勃地与三位内阁大臣及方孝孺共进午晚餐,讨论的却并非朱棣之事。
而是关于江南赋税的问题。
由于江浙一带曾支援张士诚,这让朱元璋在战胜张士诚时遭遇重重困难。
因此,朱元璋一朝登基后,立志报复此地,除了江浙地区外,他大幅减免或降低了其他地区的赋税,而仅对江浙地区加重了多倍税负。
更甚的是,朱元璋还颁布诏书禁止江浙人员进入户部任职,并将此规定铭记于《皇明祖训》,要求子孙严格遵守。
“江浙赋税沉重”,成为朱允炆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朱允炆眼中,江浙自古富裕繁华,商贾云集,文化教育昌盛,是未来商业帝国的关键区域。
江浙地区受重税之苦,难以创造出一个繁荣的商业环境,过高的税收严重抑制了生产的积极性。
郁新、张紞和解缙一致赞成江南税制的改革,打破《皇明祖训》的限制。
方孝孺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引用朱元璋曾言“让民休息,积蓄财富,这才是生产和储蓄的本质”,提倡减轻民众的劳役和赋税负担。
朱允炆赞同这四位大臣的意见,即将下达旨令。
但方孝孺突然提出:“陛下,按照《周礼》的规定,江浙可以实行井田制,以增强国家实力。”
“实行井田制吗?”
朱允炆嘴角不由一抽。
井田制是古代奴隶社会的产物,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随着春秋战国的演进而逐渐解体,最终被废弃。
一个已经被历史淘汰的制度,你竟然还提议重新启用?
井田制的核心是国家所有制,皇帝将土地分配给贵族和官员,他们再用奴隶耕种,禁止土地交易和转让,贵族享受其产出。
这样的制度显然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早已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