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另类的锦衣卫,悬镜司。(1 / 2)
变革永远不是一步到位的任务,朱允炆深谙马列主义,明白“实事求是”四个字的重要性。
若盲目地将未来的经验和思想完全复制到大明朝,结果只能是适应不良,匆匆了事。
现在,暂时搁置商业改革,眼下最关键的是朝廷的稳固上。
朝堂表面虽然看起来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其中大多源自于权贵阶层。
这些权贵多为二代贵族。
由于第一代几乎都被朱元璋除去,幸存者寥寥无几。
信国公汤和尚存,但三年前已经离世。
长兴侯耿炳文尚在世,但已年逾六旬。
作为一位防守型将领,虽忠心耿耿,但因年事已高,难以承受战争的洗礼,更难以威慑年轻一代的贵族。
这几日来,朱允炆专注于五军都督府的改良,他深知军事体制若未经改造,强军之梦难以实现。
军中的将领与士兵彼此不熟悉,这种状况大大削弱了军队的作战效能。
朱允炆凝视着组织架构图,特别关注左军都督府事的职位,那里标注着一个名字:李景隆。
朱允炆对李景隆怀有深深的憎恨,因为历史上的李景隆是无能与背叛的代名词。
在靖难之战时,建文帝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领导五十万大军进攻北平。
当时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但李景隆因担心功劳被夺,竟下令撤退,导致战斗失败。
更甚者,在白沟河战役中,李景隆惨败后,独自骑马逃回南京。
在朱棣攻占南京城之际,李景隆更是转而背叛,与谷王朱橞合谋,打开城门迎接朱棣。
朱允炆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
尽管李景隆尚未背叛他,但朱允炆对这个无能、愚蠢和潜在的叛徒毫无好感。
如果不是刚登基,政权尚未稳固,朱允炆甚至想过要除去李景隆。
三德子轻敲了房门。
朱允炆从偏殿内步出,三德子以恭敬的态度呈上奏折,轻声汇报:“皇上,魏国公送来密奏。”
朱允炆展开密奏细读,目光在‘前军左都督李增枝离城,急赴扬州府’的文字上微微凝固,流露出寒气。
“燕王现在处于何地?”朱允炆询问。
三德子急忙回应:“已经过了淮安,预计不久将抵达高邮。”
高邮往南便是扬州府所在。
朱允炆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自己尚未与朱棣有所接触,这些武将勋贵们却已经率先行动,难道以为自己无知?
李增枝自身影响力不大,但他背后的李景隆却不可小觑。
李文忠生前的余威尚存,他的旧部还与李景隆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再加上,李景隆身为曹国公,若无重大过失,难以对他采取行动。
身为皇帝,朱允炆也需考虑行动的方式、理由及后果,并非简单言辞即可决断一切。
即便是朱元璋,在处理胡惟庸时,也是寻找了众多理由。
朱允炆深思熟虑后,决定将密奏销毁,并对三德子说道:“有些人贪欲无厌,总想吃的更多,却不思考自己是否能够消化。”
三德子低垂着头,不敢多言。
“那就任由他们吧,京都里的那些藩王和世子们近来有何举动?”朱允炆询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