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公元前314年(二)议论(1 / 2)
吴箕停下来仔细地想了很久,又果断的说道:
“没有,一个字都没有。虽然都有推断,却也未曾怀疑过先祖。”
己箕笑:
“却又为何独独不见有己氏?难道己氏本不过是九师之中或可或缺的人物?”
吴箕敲了他一下:
“你莫要乱说,己氏的能力不可体现于阵图之上的。你也不想被各国贵族大肆搜捕吧。”
“不过此事我也的确不知,师祖们似乎有议论过,但没有明确的文字传下,所以这其中的根结应该没有人知道了。”
己箕笑:
“王子朝战败的时候,能够抵挡晋国六卿的只有楚国,但是楚平王崩逝,继位的楚昭王年仅不足十岁,而南边的吴国也暂时令楚国的自顾不暇。
“所以楚国未必敢接纳他,或者说是接纳那些代表国之重器的上古典籍。”
吴箕:
“所以在他死后,便有很多猜测重器是被他从人藏在了大山之间。王子朝前往楚国避祸,途径的山脉就有三座,区区千车典籍,又多是易损易碎之物,到底是怎样一个归宿,无人可查。”
“后来又传说,他们的以抄录典籍为生,《易经》由此入世。”
己箕:
“但我不这样认为,听说孔丘在得到易经之后,昼夜以焚香供奉。如果只是抄录的版本,他不会这样做。
吴箕接过话:
“所以我也认为,王子朝兵败之后与六卿便有交易,他们谁也不想承担弑王的罪名。”
己箕:
“范献子和中行寅?”
吴箕:
“也许还有赵襄子。彼时他刚刚执政,迫需要一件事情站稳脚跟,赵氏历代家主都是敢于冒险的人。可这样一来事情就复杂了。”
他慢慢蹲坐在墙角,梳理这些皮卷的全貌,又连连称作这些事简直叹为观止,不知是称赞己箕还是称赞他自己。
己箕:
“所以想要找到他们从洛阳带出去的典籍,就先要考虑他们会走陆路还是水路。”
吴箕:
“首先考虑的是水路,从洛邑开始一路往东。”
己箕:
“那这一片最先是由谁负责的?”
吴箕:
“己氏。”
己箕:
“所以李氏才会一直怀疑己氏。”
吴箕:
“八师固然非凡,但也只不过是普通人。北是晋国腹地,西是入秦的关道,南面是邙山,东出是唯一的选择。”
“己氏是八师当中最兴盛的一脉,也一直是齐国屈指可数的大商人。对各国经衢要道所知所解更胜于吴氏。”
己箕苦笑:
“我父也居然从未向我提过此事,我还一直认为两家是因为思想和方略的冲突。”
吴箕:
“己氏侧重富民,强调的是一种使天下诸侯人民在融洽与融合中不断地包容与共处。李氏认为斗争是人的常性,既然长了一双猎食者的眼睛,天下便不会有永远的和平。所以他的观点是弱民。”
“我则认为,从观点上看己氏更好,从实际效果来看,李氏更符合实际。己氏治下的民众永远会有一二成的最底层百姓会变成其它人的养料。而李氏的则会让残酷的厮杀只停留再宫垣之中,普普通通的百姓反较少因为贵族的夺权而无辜受害。”
己箕:
“所以在当时有能力做成这件事,还能躲开天下耳目的人只有己氏。”
“那八师是在多久之后才认定这件事的?”
吴箕指着皮卷:
“恐怕就是在此后。”
“所以先祖在多次记载,在邙山与郑、卫、宋之间搜寻。但还是一无所获。”
己箕:
“原来如此。”
“世人只认为,当时有能力协助王子朝并有如此效率的便只有两个国家,晋国和楚国。却总是忽略了在这两个超级大国之外,齐国也一直在各诸侯国之间一骑绝尘。”
吴箕:
“所以我为了查清此事,曾多次翻阅先祖所留下的全部典籍。李祖开始对己氏所展现出不满也正是在齐景公后期。”
己箕:
“如此说来八师对于己氏也切实无比包容,整整一代人的时间我祖也居然从未对此作出过任何解释?”
吴箕:
“不知。”
“那一段的记载极为潦草,我们也陆续怀疑过所有的人,吴祖曾单独为当时每一氏的宗长立传,期望在后世一遍遍地查阅之间终了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