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公元前520年(一)王子朝1(1 / 2)
(《左传·定公四年》沈人不会于召陵,晋人使蔡伐之。夏,蔡灭沈。
秋,楚为沈故,围蔡。伍员为吴行人以谋楚。楚之杀郤宛也,伯氏之族出。伯州犁之孙嚭,为吴大宰以谋楚。楚自昭王即位,无岁不有吴师。蔡侯因之,以其子乾与其大夫之子为质于吴。
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皇谓子常:“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概王,晨请于阖庐曰:“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大师继之,必克。”弗许。夫概王曰:“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
己箕:
“兄长认为,吴国能在正面打败楚国主力的机会有多大?”
吴箕:
“半分都没有,他们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除了因为召陵会盟牵扯了楚国绝多数注意力,还有子常和楚昭王的出逃。”
己箕:
“子常虽是贪婪,却也绝非无能之辈。其罪罄竹难书,却也不是祸国殃民。换句话来说,臣子只不过是为君王办事的人。”
(事情的起因,是令尹子常因索贿不成,囚禁唐成公和蔡昭侯三年。两国向晋国告状又遇到了同样贪财的荀寅和范鞅,两人引十八国诸侯在召陵会盟商议伐楚,这次召陵会盟是春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会盟,最后却因为沈国没有参加会盟,便指使蔡国灭掉了沈国。然后楚国又围了蔡国,最后蔡国,唐国,吴国又联合罚楚,所以真正的柏举之战从来都不是楚国和吴国单挑的结果,就像美国兵败越南一样,因为多个弱国联合起来在正面交战,而背后的大佬又随时可能亲自下场。所以说当时楚国的局势可以说是真正的危若累卵。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楚国的国都郢城自立国开始从来都没有修过城墙。在子常任司马之后,楚国才开始修城,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楚国的王族当时已经对晋楚之间的平衡不乐观了。所以这场仗楚国为什么会输的如此惨烈,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在于楚国连续的政变与内斗,国君已经不具备绝对的统治力。所以在如果应对这些小国的联合进攻时,楚国的内部应该出现了极大的分歧,所以才会发生仗才打了一半主将和国君几次想要出逃的情况。)
吴箕:
“在若敖氏之乱后,楚国本就混乱的内政更是雪上加霜,王室防范宗亲更甚于外敌。”
(若敖氏之乱,起于楚成王弑兄夺位之后在晚年又遭太子商臣弑父夺位,楚国陷入了长期的内乱,而这些内乱被记载下来最典型的就是长达27年的若敖氏之乱,其中以楚庄王九年《左传·宣公四年》最后的一次叛乱最为惊险,楚国权势最大的贵族若敖氏被灭族。)
己箕:
“但我关心的是它的结果,囊瓦战败之后,楚昭王不顾大臣的反对逃往随国,传言伍子胥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兵围郑国,逼囊瓦自杀。”
吴箕:
“你想问的是他为何要这样做?”
己箕:
“历史是偶然与必然交汇的产物,吴破楚之战是不可复制之战。却又不是绝对不可复制之战,所以我们在计划开始之前也还需要找到伍子胥穷追不舍的动机。”
吴箕:
“鞭尸应该是不存在的,但是破坟这件事情却很有可能。”
“因为伍奢被杀是内斗的结果,楚平王只是杀人的刀,罪魁祸首是太傅费无极,公室之间的权斗虽是你死我亡,但在没有举族兵变的嫌疑下往往到不了灭族的地步。伍子胥和伯州嚭不会不明白这种事情。他们对楚平王固然有怨,但是也还远远达不到掘坟鞭尸的程度。”
“何况楚昭王继位后,子常为了平息众怒已经将费无极灭族,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伍子胥和子常有可能会在同一阵线。”
“所以你怀疑的是,王子朝东出的时间恰恰的子常在楚国掌权的时间,他囚禁蔡昭公和唐成公的理由也很玄妙,有没有可能是他夺取了典籍,而且在那一段时间他也是少数能做成此事的几个人之一。”
己箕:
“这件事情是法圣与乐圣交恶的开始,也是己李和两家相斗两百余年的根源,我岂能不耿耿于怀?今好不容易才见了些眉目,兄长却总是要屡屡含糊其词,令己箕心不安呀。”
吴箕也只得苦笑:
“可这其间的因由细究下去也不得半点好处呀。”
己箕:
“弟非不知其中的艰险,只是现今的局势恶劣,才不得不请兄长倾囊。”
吴箕叹:
“也罢,从此物现世,就算我不说,世人也该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了。”
“楚昭王继位虽然说已经有八载,但是他的年纪却不过十六七,正是是野心勃勃又懵懂无知的年龄,这样的孩子又高高在上之时,该是怎样的秉性?”
己箕:
“想要证明自己,也是听得好话而不得忠言逆耳的年纪。”
吴箕:
“所以谁能顺应君王的心意,自然能得重用。我再问你王子朝东奔的目的地可是在齐国?”
己箕惊:
“兄长怎么会如此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