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宋 连载

阔宋

分类:历史军事 作者:非正色 字数:4万字 标签:阔宋,非正色 更新:2024-03-22 22:05:41

黄金家族?不好意思,我比你们加起来都富有!蒙古大军灭国无数势不可挡,南宋偏安一隅艰难抗战……借助南宋豪阔的经济优势,赵淇他要驱除鞑虏,恢复正统,洗去四百年腥膻气,中华也将拥有一个更加壮阔的未来! ...

“不出数载,蒙虏必攻大理。”

临安府三元楼二层,靠着御街的包厢内。

俊秀少年继续斩钉截铁地散布蒙古威胁论:“蒙虏战术上擅长以轮次冲锋挫动军阵,在战略上常用长途迂回以达成包抄敌人的目的。而今我大宋蜀中、荆湖和两淮皆有名帅坐镇,蒙虏难得寸进,必然捡起他们发家的老套路,从侧后绕道大理,此所谓‘斡腹’也。”

“贤弟,蒙虏难道不知‘远交近攻’的道理吗?”王自然不由发问,今天他们太学几位好友相聚在三元楼,为的是等待宝祐元年二月初一的省试结果,期间不禁聊起与大宋交战数十年的敌手。

毕竟,太学生,尤其是宋朝的太学生,自古以来就有议论时政的传统。

俊秀少年,也就是那名叫赵淇的太学生,闻言轻叹口气,“蒙虏不是不知道‘远交近攻’的道理,端平年间宋蒙联合灭金,还是蒙虏首先派遣使者到我朝通信。但是,”

赵淇边说边站起身走到窗户旁,御街上熙熙攘攘,行在的人们正为衣食住行而奔波劳碌。

二层的视野不算好,赵淇又忍不住怀念自己那个可以夜眺浦江的九十九楼办公室,定能将这个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余万的大都市之全景看个大概。

“‘远交近攻’的前提是‘远交’的对象有能力牵制‘近攻’的对象,而大理国小民弱且一向为我大宋藩属,不能也不会被蒙虏利用。”

赵淇心里还默默补了一句:呸,什么大理大宋,分明是小理小宋,还是两个弟国。

在座的几人不约而同地点点头,他们虽然常年醉心科举,但谁也不是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不说大理常年与大宋交好,哪怕大理反叛,想必广南西路经略府就能抵挡。北蛮凶恶,南蛮就差了许多。

“蒙虏如果取得大理,不仅可以从湖南攻击荆湖,更重要的是,可能会摧毁我朝岌岌可危的财政。我朝与大理贸易往来频繁,药材和铜铁皆为抗虏所需的紧缺物资,更别说滇马是我朝马匹的唯一来源。”赵淇点出财源这一项,使得在场的人都不禁为之倒吸一口凉气。

大宋的财政状况具体如何,大概只有官家和相公们知道,可他们也能从太学食堂越来越差的伙食感受得到。

“哈哈,兵家子最好言武事!不去东华门看榜,却在这三元楼妄论天下,岂不可笑?蒙虏如何攻取大理,数万大军难道从天而降吗?”他们这包厢未曾关门,一大票人簇拥着一位年二十许的公子哥走了进来,相比之下,赵淇这边只有五人,显得势单力薄。

“谢修,你这兵家子说的是谁?”虽然这公子哥的父亲正是大权在握的当朝左相谢方叔,赵淇却不怵他,谁还没个宰相亲戚咋的,他父亲赵葵也曾短暂地当过宰相啊。

“我这兵家子说的就是你赵淇,可知‘宰相须用读书人’?”

“哈哈哈哈······”,谢修的话一出口,他随从的众人便放声大笑起来。他们并非因为赵淇拙劣的语言陷阱而发笑,笑的是赵淇的父亲赵葵。

赵葵淳祐九年被皇帝拜为右相兼枢密使,却被御史以“宰相须用读书人”加以反对。言下之意,赵葵不是进士出身,在朝士们眼中不过是个粗鄙武夫。这大概也是宋朝民众的普遍看法,否则赵葵也不会坚辞相位,至今还在地方上打转。

赵淇本人不好继续辩驳,但一个篱笆三个桩,以他前宰相公子的身份,肯定不会缺捧哏和帮腔。

只见杨万里就站了起来大声驳斥,“谢修你此言荒谬至极,赵贤弟高祖清献公抃,景祐元年进士,与包文肃公齐名,乃三朝名臣;曾祖棠问学于武夷先生,号‘胡门七子’之一;祖父忠肃公方,师从于张宣公,淳熙八年进士;赵使君也曾学于前宰相郑忠定公清之。

外人只看到赵贤弟父祖累世公侯,却不知赵府一门更是理学世家。怎么可能是你口中的兵家子,西蜀羌······”

“勿要地域攻击!”

杨万里的一番话下来,众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赵淇是越听越羞愧,以他浅陋的学识,只知道张宣公是张栻,绍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可武夷先生真不知道是谁,说真名胡安国他可能还会有点印象。

再说赵淇父祖:赵抃号称铁面御史,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中坚之一;赵棠功业逊于前后,但可能是几辈人里学问最深厚的;赵方投笔从戎,守边十年成为金人克星;赵葵现任湖南安抚大使,官面尊称“使君”或者“大使”。

至于那些谥号,正经人真的会记这些吗?

于是连忙在杨万里发动地域攻击前出言阻止。

“我三年前进入太学,两年间从外舍升入内舍,再至上舍,最近一年的月试大多名列前茅。不知你谢修成绩怎样?”

“不错!”王自然不甘人后,“监丞常赞誉赵贤弟学业优秀,曾言可授衣钵者唯赵贤弟一人尔。此次更是免考解试,直入省试,说不得便要东华门外唱名。”

赵淇听着他们一遍遍称呼自己为贤弟,心中意识到要早点取字号了,以免总是被人占便宜。虽然他生理年龄小只有十四岁,可他心理年龄大啊。

而且,他们这边一开口,甚至包括他自己,都好像默认兵家子是个侮辱性称呼,只有读书高贵,更让赵淇内心狂躁:读书可救不了现在的大宋啊。

“笑死个人,小小年纪便想考中进士,也不掂量几斤几两?”

谢修话音未落。

“中了!三郎你中了,一起中榜的还有王家大郎和杨家大郎。”这是赵淇的书童赵河看榜回来报喜,赵淇他们五人看起来人少,那是因为他们的仆从都被遣去东华门看榜了,一并回来的还有几人的小厮。

“不意今日得见十四岁的......”

“走,回去。”

压抑着激动的心情,赵淇也不想与谢修多做纠缠,动身离开,另外两名高中者和两名扑街仔紧随其后。

谢修铁青着脸让开,赵淇侧身开口道:“谢相公果然公正无私,令人敬佩。”语气至真至诚。

实权左相如果想要某人榜上无名,该是不难办到。心思百转的同时,赵淇心里却在暗自思索谢修为什么针对他,总不会因为他比谢修更英俊吧。

谢修因赵淇的疑似挑衅愈发愤怒,身边的几位朋友纷纷表示“其中定然有舞弊”,更是气得谢修头昏脑涨。

对朝廷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本次知贡举的礼部尚书陆德舆是左相臂膀。皇榜都贴出来了,再查科举舞弊,吃挂落的定然是他家左相啊。

这批朋友好像不行。

谢修压住怒火,心中思量道:“等把余玠除掉,看你赵淇能得意到几时。”待赵淇的背影转下楼去,自领着众人去饮酒作乐不提。

~~~

隔壁包厢内。

婢女采薇给自家二娘添了热茶:“太学生真是临安一害,哪怕是宰相衙内也是见面就掐,跟地痞无赖似的。”

“地痞无赖可不能高中省试。”说话的是一位冰肌玉骨的少女。

注意看,这个少女有点美!

“反正男子就是可厌,日日说着蒙古,也没见他们收复两京。”

王若雪闻言,轻轻拉着采薇坐下,也不说话,只是默默握住她的手。去年蒙虏侵入两淮,采薇一家因此流离失所,被迫来到临安,她心中肯定恨极了蒙古人吧,可她们这样的柔弱女子又能做些什么呢。

就在这时,房间的门被推开,婢女蒹葭走了进来,看见二娘和采薇坐在一起,微微一愣。

“沈掌柜不愿与我相谈吗?”见蒹葭一脸失落,王若雪轻启朱唇问道。

她来三元楼并非是为了口腹之欲,她家也是临安城著名酒楼熙春楼的东家。只是三元楼近两年靠着菜品美味和夏日里堪比大内的藏冰数量声名鹊起,大有成为临安第一酒楼的架势。

她便是想趁着这春日里,来三元楼洽谈合作,为往后尤其是夏天的生意提前做些准备。

蒹葭随手带上门,答道:“沈掌柜说合作的事情他一个掌柜的做不了主,就不来耽误姑娘时间了。不过也说了会通知他们东家,有消息就会告知我们。”

王若雪不禁蹙起秀眉。

~~~

且说赵淇等人在三元楼前分别。

他们已经知道各自的名次,除赵淇勉强挤进百强列九十一,王自然三百开外,杨万里五百名吊尾。按照南渡之前的惯例,这伙人绝不止二人名落孙山,感谢完颜构,自他开始,进士扩招不止一星半点。

临安城被御街分割东西,皇城大内和三省六部在三元楼南边,太学在城北,三元楼正对御街南段中间,离大内不远,所以赵淇等人才会选在此地等待。

现在各回各家,赵淇家在紧邻六部的清河坊,杨万里住在三元楼对面的南瓦子附近,而王自然等三人非临安人士,自是要回太学的,也有可能再去他处寻欢。

“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李兄和张兄也不必沮丧,没中省试还可以参加太学释褐,一样可以入仕。”赵淇不愧是人称“太学及时雨,临安佳公子”的细心人物,还记得安慰李元起和张治。

只是大宋人人皆知,太学释褐比之省试更加难考,也不知道赵淇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不过前宰相衙内都亲口安慰了,还待怎样。

李张二人只能拱手谢过。

“王兄、李兄、张兄自去,我明日再回宿舍,今日还需归家问安家慈。”

“我也一样。”

看着三人远去,赵淇和杨万里在三元楼前相顾无言。赵淇是因为赵河一时间不知道跑哪里去了,杨万里怎么还不走,赵淇正暗自思忖。

“贤弟可有鄙视于我?”还是杨万里首先打破尴尬。

“杨兄,此话从何说起?”

“方才我对你父祖事迹清晰罗列,你不会视我为谄媚小人?”

“······”

“你可知我家中情况?”

赵淇还真的知道,他初入太学时,就因为杨万里的名字太过优秀而主动结交,当然会派人去调查杨家情况,后面才知道此杨万里非彼杨万里。

“我家乃是临安小户,我父如今仍是八品,能入太学就读已属侥幸。我在太学中更是省吃俭用,可自打三年前起,你的借书之情、遗饭之恩我杨万里一刻也不曾忘记。更不用说你的家世、你的勤奋、乃至你的见识,都是我所不能及的。我早就把你视为未来宰执,望有朝一日能帮衬于你。”

赵淇都惊呆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对他纳头便拜,“杨兄言重了,我何尝不是看重你的才华。如今我二人同榜得中,须要各展本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往后官场共同进退,你我便是至亲兄弟。”赵淇向前握住杨万里的双手,他虽只十四岁,可一向注重锻炼加之伙食也不错,身量已不差二十二岁的杨万里多少,握起手来也不突兀。

效果还不错,至少杨万里挺激动的。

余光瞥到赵河走近,杨万里抽出手来躬身一拜,“贤弟,明日太学再见”,说罢带着小厮横穿御街归去。

“杨大郎怎么一副要哭的样子。”

“刚去哪了?”赵淇依依不舍地目送杨万里离去,边向赵河发问。赵河是他家管家赵苗之子,是赵淇从小的玩伴,还兼职书童、小厮,所以两人谈话间顾忌较少。

“我听谢修那帮人污蔑三郎舞弊,就去告诉沈掌柜给他们打折,十五折。”

没错,三元楼正是赵淇的产业,他来此间三年,除了在太学苦读之外,还利用诸如铁锅炒菜、硝石取冰等手段,私底下涉足酒楼和书坊等产业。临安人都知道,三元楼凭借着创新菜式和夏日多冰在近两年风生水起,和樊楼、熙春楼齐名,光分店就开了好几家。

“哈,下不为例。”赵淇莞尔,谢修虽然张狂,还不曾有吃霸王餐的先例,谢家家教确实不错。

“嘿嘿。”三郎的意思他赵河明白,这次就算了。

“沈掌柜还说,有位姑娘想要和我们三元楼合作......”

“先不管她,去书坊看看。”

-----------------

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选举·宋进士》:“宝祐元年癸丑姚勉榜,杨万里,临安人。”(另有一说为台州临海人)

最新章节

小说章节

同类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