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臣奉白帽著王,道衍姚广孝。(1 / 2)
朱棣抬起头,目光落在了门口的身影上,那是一位消瘦的老僧人,披着黑红相间的袈裟,双手合十,静静站立。
“道衍大师,请入内坐下。”
朱棣迅速站起身,双手合十向僧人行礼,关切地说:“现在酷暑难耐,您频繁往返于府邸和庆寿寺之间,一定很辛苦吧?不妨在府中稍作休息。”
道衍感激地回应:“感谢王爷的好意,但贫僧已经习惯了庆寿寺的宁静环境,这些炎热对我而言并不算什么。”
朱棣领会了道衍的意思,便不再多言,吩咐侍从奉上茶水,自己则坐下,慢慢品尝着茶味,考虑着如何开始谈话。
道衍神态从容,一手轻轻转动着佛珠,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静静地注视着朱棣。
虽然朱棣对道衍的来历了解甚详,但他仍感觉眼前这位僧人深不可测。
这位僧人本名姚广孝,出生于苏州长洲,自十四岁起出家修行,法号道衍。
作为佛门弟子,道衍却不局限于佛学,他对儒家、道家的教义同样精通,甚至连星象学、易经、面相术以及兵法等领域也有深入的研究。
他们的初次相遇可追溯到洪武十五年,那时孝慈皇后马氏辞世。
朱元璋皇帝征召高僧为皇后诵经超度,是僧人司宗泐向朱棣推荐了道衍,使他成为燕王的侍从。
道衍看中了朱棣帝王般的气质,他的谈吐出众,兼具文才和武功,且胸怀广阔,因此决定追随其左右。
而那句“臣奉白帽著王”,深得朱棣的信任和重视。
随后,道衍抵达北平,被朱棣任命为庆寿寺的住持,成为他的密友和顾问。
在处理重大事务时,朱棣总是与他共同商讨。
朱棣因奔丧未果而回到北平后,道衍曾私下警告他,建文帝可能有意削减诸侯的权力,可能会对朱棣采取行动。
他以“朝廷的忌惮”为理由,劝告朱棣提前做好准备,并秘密探查真相。
朱棣对道衍的警告深信不疑,认为其言之有理。
然而,朝廷的突然转变使朱棣短暂失去了对形势的判断,无法确切把握朝廷的真实意图。
“关于京师的那些传闻,师父您一定也有所耳闻吧?”
道衍停下了念珠,慢慢地回应道:“确有听说,但不确定真伪。”
朱棣叹息一声,说道:“那消息应当是真的,但本王难以判断朝廷的立场,不知这次前往京城究竟是福是祸。”
道衍沉默片刻,然后说道:“王爷,如果朝廷真的召您入京,按照贫僧的看法,未必是危险之举,反而可能是一个机会。”
“机会?”朱棣好奇地追问。
道衍细致地分析道:“据说在京城,关于皇上召您入京并同时裁减十万大军的消息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了。如果这是事实,那就意味着皇上并没有削弱藩王的打算,至少目前不会。”
朱棣凝视着道衍,语气严肃地问道:“您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
道衍认真地回答道:“首先,如果皇上借藩王奔丧之机强行扣押藩王并采取削藩措施,这将使天下人心惶惶,边塞将领也会忧心忡忡,一不小心就可能激发起兵变。”
“其次,皇上裁减十万大军显然并不预示着削藩的行动。实行削藩策略的核心是强化中央、削弱藩部。皇上现在还没有削弱藩部,反而先行削减中央军力,这表明他更关注民生而非为削藩做铺垫。”
“第三点,京城内并没有关于削藩的确切消息传出。尽管齐泰和黄子澄反复提出建议,但皇上并未采纳,这说明皇上还没有决定采取削藩的措施。”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王爷在京师的旧部和人脉并未传递任何警告信息,同时也没有京军调动的迹象出现。”
道衍语气坚定,一一分析着这些关键因素。
朱棣虽然频频点头表示认同,但仍然忧心忡忡地追问:“如果皇上不顾大局,铤而走险进行削藩,我们该如何应对?”